销售软件永久许可证的传统模式曾经成就了微软、甲骨文、SAP等巨头的辉煌,但这条昔日的“康庄大道”已经越走越窄。随着互联网“基因”的全面袭入,软件业正在面临一次彻头彻尾的颠覆。
“5年后,中国的SaaS市场规模将超过传统软件市场。”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软件总裁王涛近日发出预言。在他看来,全球软件业向SaaS模式倾斜已经是不争事实。此消彼长之下,未来软件业的格局必将改写。
所谓的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的模式。简而言之,厂商将软件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则通过互联网向厂商租用所需的软件服务。这样的话,客户使用软件的成本更低,甚至可以完全不需要IT维护人员。
据计世资讯预测,目前中国SaaS市场规模为157.5亿元,未来3-5年是快速发展阶段,到2012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将达到520亿元人民币。
SaaS所带来的“钱景”正在引起新来者的疯狂,也引起了老牌软件企业的警惕。在国内,阿里软件、神州数码、速达软件在SaaS市场纷纷发力,互不相让。在国外,微软、SAP等巨头也按捺不住,纷纷提出要向互联网转型。
“尾大不掉”的传统巨头
国外“软件即服务”模式即(SaaS模式)已经风起云涌,典型代表Salesforce公司的市值已过百亿美元,同时受到SAP、Google和微软三家IT巨头的垂涎。
实际上,大的软件巨头也已开始尝试SaaS模式。SAP推出了一系列基于网页发布的商务管理软件,成为第一家进入SaaS产业的软件巨头。微软也在过去两年推出了Exchange和Sharepoint等在线软件应用。
不过,这些动作看起来更像浅尝辄止,真正打算向SaaS模式全面转型的巨头并不多。毕竟,要他们彻底颠覆自己擅长的传统盈利模式并不容易。相比之下,中小软件企业更喜爱SaaS模式。
“就微软来说,它显然不会把最赚钱的办公软件做成SaaS模式。用友也是一样,它很难把占据收入99%的杀手锏软件转化成SaaS模式。”王涛认为,小公司本身没有太大的包袱和负担,更愿意尝试新鲜的模式。阿里软件的“软件互联平台”主要是为这些中小软件企业和“软件个体户”服务。
一个坊间流传的消息也折射了传统软件巨头的尴尬。上个月有媒体称,由于微软前董事长比尔·盖茨和CEO史蒂夫·鲍尔默在公司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微软在SaaS领域的“被动挨打”。
消息称,2000年,盖茨把微软CEO职位交给鲍尔默之后,二人就在公司发展战略上时而出现分歧。这直接导致了微软的一个SaaS项目“NetDocs”于2001年被取消。尽管在7年之后重新尝试SaaS项目,但微软早已失去先机。
Google“云计算”以及其他SaaS企业的巨大威胁,也许会加快微软等巨头转型的决心。既然无法继续高高在上维持过去的姿态,那么以“后来者”身份追随Google又有何妨?随着时间的推进,传统软件巨头的姿态也将进一步明确。
中国土壤更适合SaaS模式
随着互联网宽带的普及,通过SaaS方式向小企业提供管理应用和服务的时机正日益成熟。而中国总数达4000万的中小企业,也为那些打算尝试SaaS模式的软件企业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本土软件更应该将发展重心放在SaaS模式上。”速达总裁邹其雄告诉《财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