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地图世界的争夺,目前已经进化到3D领域。而中国,将成为3D争夺战的热点战场。
本刊记者 匡冬芳
用户们开始对Google Earth和Virtual Earth上那些单调的“灰色小盒子”感到厌倦了。他们不仅希望像超人一样自由出入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更希望能体验到更多的游览世界的细节。以Google(www.g.cn)和微软为代表的数字地图厂商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些。目前,他们正在从数字地图的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迈进。
巨头发力3D
今年2月,微软收购了Caligari软件公司。这是一家3D模拟软件开发商, 该公司的技术能够帮助微软的Virtual Earth获得更为丰富的图像体验。而在去年12月份,提供在线地图和定位服务的英国Multimap公司也被微软收入囊中。这些被收购的子公司通过与微软的虚拟地球和搜索团队进行合作,计划能够完整呈现出美国主要城市的街道甚至商店标识,让用户直接可以通过地图浏览整个美国主要城市。
从2006年开始,Google也开始往Google Earth里添加更多的三维信息。Google通过收购以开发SketchUP 3D设计软件而成名的@Last软件公司,为Google Earth图形插件提供了更多优化和改进。此外,Google还收购了数字地图制造商Keyhole,以巩固在搜索市场的领军地位。Keyhole使用3D技术,提供从远到近的地区、附近地区以及特定地方的浏览。虽然Google最早是以卫星航拍的二维地图而起家,但创造一个3D化的地球,将是人们可以预见的Google越来越清晰的目标。
Google与微软两大巨头在数字地图领域的较量将集中在3D上发力。但是,谁也无暇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洋之外另一片广袤的中国土地。这就给本土化的数字地图厂商,赢得了生存和喘息的空间。
立足本土
中国数字地图市场已经是一片喧哗。艾瑞咨询集团(www.iresearch.cn)发布的《2007中国在线地图信息服务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在线地图服务的市场规模将突破5.5亿人民币,相比2006年,年增长率超过150%,在今后的几年,在线地图服务市场还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10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但与此同时,在线地图服务运营商继续呈现出集中化、同质化竞争的趋势。无论是为百度(www.baidu.com.cn)提供地图的Mapber,还是Google地图的提供商Mapabc,目前国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电子地图服务,大部分是基于二维空间所产生的。
近日,伟景行科技在北京发布了DICITI(www.diciti.com)三维数字地球在线平台。运用3D引擎和海量数据处理技术,该平台整合了大规模城市精细3D模型。因此,用户在普通宽带环境下,安装一个几十K大小的IE插件,就可以在浏览器里直接浏览3D地图,在三维环境下搜索、标注、分享与位置相关的信息。为迎接北京奥运,目前的平台已发布包括奥运场馆、故宫等主要景点在内的北京城市三维模型,并将很快覆盖上海、深圳、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