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手机成了文学生长的沃土,然而如何在这“有利可图”的市场上图得一利依然是发人深思的问题。本刊记者 黄婷婷
7月4日,盛大网络(www.snda.com.cn)宣布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原新浪副总编侯小强出任盛大文学CEO,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出任盛大文学总裁。盛大新业务板块“盛大文学”至此正式揭幕。
“盛大文学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盛大朝着互动娱乐媒体的既定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盛大董事长兼CEO陈天桥显然对盛大文学寄予了厚望,他表示,“盛大文学不但会成为独立而且强大的文学版权运作中心,为信息服务与文化相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添砖加瓦;而且将与盛大游戏、盛大在线充分互动,在创意提供、内容产出、用户发掘、资源积累、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为中国互动娱乐和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当文学遭遇网络
盛大网络进军文学领域,吸引了一干文学大腕,传统作家刘震云、郭敬明、海岩等都笑言要积极向网络文学靠拢,以谋求更好的“饭碗”。海岩颇为感慨地说:“传统文学作家要在网络上发表作品才能确认自己的地位了。”其言下之意便是不向网络文学靠拢就要被时代抛在后面了。
10年前,一部《第一次亲密接触》让“痞子蔡”几乎家喻户晓,一时间“网络文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也是从《第一次亲密接触》起,网络图书让读者掏空了口袋,也让出版商赚足了腰包,有人称之为“第一次网络文学浪潮”。
在新闻出版总署(www.gapp.gov.cn)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眼中,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着实让人期待,“网络文学十几年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总体上来讲,是朝着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虽然跟其他主流文学比,网络文学现在还有一些差距,但是随着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经过中国作协和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完全能够使网络文学这样一个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形式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
10年过去了,关于网络文学的讨论虽然没有停止过,但也慢慢降了温,而此次盛大将在文学领域掘一桶金的举动,再一次把人们的视线拉回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上来。虽然陈天桥表示,目前对于盛大文学并没有盈利的要求,只是希望其能够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然而如何利用文学赚钱的问题又怎能从陈天桥的商业大脑中遁逃呢?
提起网络文学,便不能不提起博客。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博客的盈利模式一度成为大家密切关注并激烈讨论的话题。
直到去年10月,新浪(www.sina.com.cn)开始在博客页面中内嵌广告,并根据该博客所产生的流量与博主分享广告收入,已经讨论一年有余的博客商业化问题才终于进入了深水区。
自新浪博客走出了“博客+广告”分成模式的重要一步,奠定了中国博客广告盈利方式的标准以后,一向以沉稳见长的东方网(www.eastday.com.cn),和中国个人印书网站的门户超印速(www.mrprint.cn),又联手推出了博客印书自助系统。进入东方网博客,不再需要用户繁琐的复制粘贴和排版整理工作,只要轻轻点击标题上的“我要博客书”,就可以把自己博客变成博客书,在网下收藏,并和朋友分享博客在手上阅读的快乐。
另一方面,博客也成为了传统文学营销的一个辅助工具。几年前,为了鼓励用户为网站创作内容,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网站亚马逊(Amazon.com)发布了一个新程序The Amazon Connect,为所有的书籍作者开通博客。目的在于增进读者与作者之间、读者与Amazon.com之间的接触和沟通。同时,书籍作者博客不仅为作者提供了一个推广自己书籍产品的渠道和机会,也给予那些购买了书籍的访问者再次访问Amazon.com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