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小燕
北京工商的网店新规自发布以来,各界反对声音一直不断。理由很简单:现在电子商务刚刚热起来,无论是从扶持产业成长的角度还是从市场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都远远未到收费的时候。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网购占全国零售总额的比例非常低,北京工商所谓的规范市场理由实在显得牵强。而摆在眼前的事实却是,名索网利用工商局数据库明火执仗敛财,立即遭受网民的炮轰。虽然北京工商一再极力撇清自己与名索网没有任何关系,仍然难敌网络舆论的公审。
工业时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信息时代,网民的声音就代表舆论主流。面对如此沸腾的情况,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再也坐不住了,日前亲自出面,就网店新规向社会公开表示国家的态度。这实际意味着另一个信号:北京工商新政基本死于名索。其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北京市工商局没有授权任何一家企业代理网络认证。此次总局长出面救场实际是民意不可违,北京工商在与网民的搏弈中已然败阵。
这是个好消息。
但是,自古祸不单行,福无双降。总局长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个坏消息:各级工商部门要加速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建设高素质的队伍,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监管,以达到高质量的服务。
看来,工商要全面介入电子商务管理了。
看来,网络城管真的要来了!
城管在百姓心中形象如何,相信笔者不说各位都清楚。在现实世界中,尽管有工商城管,但并没有解决好商务贸易的诚信体系,反而加剧了社会信任危机,欺诈事件不断。反观网店,经过这几年的运作和自然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一套完整的规则和诚信评价体系。工商不插手,就能够较好地向前滚动了。现实中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却被互联网用技术手段逐步解决了。
眼下,习惯了简单粗暴管理的工商要全面渗入互联网管理,队伍有这个能力么?这是其一。其二,用对待传统行业的办法来管理互联网的事情行得通么?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码头毕竟不同,最大的难度在于跨地域。而一向擅长“城管”的工商们,如何能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吃透这套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规则,尚且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对于习惯向下俯视的“城管”,网商有权质疑:他们能适应互联网平等的环境和氛围么?
过去政府的管理更接近家长式的管制,直接约束了自由贸易的活力。而互联网释放了这种蕴藏在民间的活力,让更多的人有了微薄的收入赖以聊生。很难想象,网络城管来了后,电子商务会不会因此而只商务不电子了?工商如何才能做到变家长式管制为平等式服务,政府职能的转变,恐怕不只是技术技能的问题,更是心态的问题。
网络城管来了,是喜是忧尚且不知,网络人只能祝愿电子商务一路走好,别被管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