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邱津津
网上一则题为《河南“最牛局处级别墅群”》的帖子近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帖子透露河南省南部的信阳市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该市国土资源局家属院内的别墅却是“超级强悍”。该帖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信阳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并拿出了处理意见。当前,通过“网民爆料”的方式揭黑反腐已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网络揭黑反腐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网民爆料”的“推土机”功能
在网络化的信息时代,“网民爆料”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但在我们的印象中,发帖爆料后能被所涉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并拿出了处理意见的恐怕不多。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晓力认为,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民实现言论自由非常重要、有效、快捷的方式。从国家政策层面看,政府对人民通过网络表达对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道德问题的看法,持支持、鼓励的态度。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中指出:“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由此可见,我们党在面对网络这个新兴媒体时所做出的一些积极应对。
在网络时代的反腐败进程中,“网民爆料”很可能就是一条重要的、来之不易的线索,寄托着人民对腐败的憎恨和对反腐败的企盼。闻“网民爆料”而动,可以成为有关部门反腐败的新手段和新途径。令人瞩目的河南“最牛局处级别墅群”经网民爆料后,当地政府迅速拿出处理意见进行查处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也让民众感受到了“网络反腐”的魅力和效果。互联网这把信息利剑在揭黑反腐的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道德标准应有底线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民意表达的空间,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虚拟世界里的宽松,绝不是在提倡放任自流,只图一时痛快宣泄,更不允许肆意侵犯他人隐私,展开人身攻击,或以此来博取商业利益。
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匿名在互联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同时,却受不到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的约束,因此才出现不顾他人感受、超出道德底线的对他人隐私、名誉的侵犯以及不负责任的批评、谩骂,甚至威胁和人身攻击。
没有真相的地方就是谣言的乐土。现在很多网友的某些行为已经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演化成为“网络暴力”。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董永森认为,“网络暴力”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一旦在网上形成风气,很可能会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这对互联网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莫让“网民爆料”成为“网络暴力”
因“实名上网”事件而引发热议的湖南省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日前表示,株洲市纪委已经通过网络帖子获取线索,查处好几起违纪违规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慕平也透露,北京检察机关重视从博客、论坛和媒体上筛选有关职务犯罪线索。
“网民爆料”与传统的举报方式相比,有时会偏激、夸大,但这并不影响有关部门闻“网民爆料”而动,因为唯有直面网民的举报,在经过公权力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后,才能满足民众对公共事件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才能查清事实的真相。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晓力表示,网站对于网络内容的监管义务法律规定得很清楚,仅限于事后审查,即对已经发布的信息如发现违法内容或者经权利人主张侵权,网站应及时删除并记录发帖时间等相关信息,以供查处。从保护互联网言论自由的角度考虑,不应让网站承担不应该也无法承担的言论监管义务。
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法律往往是滞后的。在法律没有出台之前,或者在法律不能处理的情况下,我们往往需要通过社会的道德标准来约束个人行为。目前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经过讨论形成一种共识,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真正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这对互联网的发展是有利的,对网民自身也是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