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庄莉 摄影 王万隆
当你在火车站候车时,可拿起手持式游戏机,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对手来个在线PK;当你在公园里拍完照片后,立即通过相机的无线上网功能将照片上传到在线冲印店,回到家便收到冲印好的照片;当你在下班的路上通过MP3播放器的无线功能直接上网,十几秒内便更新完全部歌曲;当你在用餐时,随手便处理了客户的紧急邮件,而不用跑回办公桌……这是一幅多么妙不可言的生活场景?而支撑这一切场景的基础,是被称为城市“第五项基础设施”的公共区域无线宽带网络。从5月4日起,居住在闵行区、杨浦区的部分市民将有望率先享受到这样的无线宽带网络服务。
覆盖五角场、紫竹园等区域地标
5月4日上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与闵行区政府、杨浦区政府共同建设的“无线城市”试点示范区投入试运行,使得闵行区政府周边、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周边区域,率先享受到这项便民利民惠民的网络服务。这是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与上海市信息委签署2008年度信息化持续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无线上海”后,首批投入试运行的“无线城市”覆盖示范试点区域。
据悉,闵行区“无线城市”一期将在2008年上半年建成,无线网络将覆盖区政府行政中心、莘庄地铁南广场、紫竹科学园区等地域。在对三个区域进行无线覆盖的同时,实现区政府行政中心无线办公、地铁南广场无线视频监控应急联动的应用试点。2008年下半年,虹桥商务区、七宝商圈、莘庄工业区、莘庄商圈、南方商城商圈、大学校区、漕河泾出口加工区以及浦江高科技园区等区域地标也将陆续覆盖无线网络。
杨浦区“无线城市”一期范围覆盖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区政府、大学科技园区、大学校区等区域,将首先在五角场下沉式广场、万达广场中庭、创智天地广场启动“无线城市”项目建设。目前已实现对五角场重点区域的无线信号基本覆盖,使五角场区域成为全市首先实现宽带无线信号覆盖的城市副中心。五角场作为杨浦区的核心地带,已经建成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商业中心,依托周边复旦、同济、财大等14所知名高校,成功构筑了一个知识创新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地。
三年时间建成“无线上海”
在仪式现场,笔者亲身体验了无线宽带带来的各项先进应用。比如无线办公接入,人不在办公室内,仍然可以上网快速获取资料信息,通过VPN安全接入公司内部网络处理事务,大大提升办事效率;无线视频监控将为城市公共安全加上电子眼,快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及时实施应急方案,让管理者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控全市动态;有了公共信息无线发布系统,用户登录网络,就能免费访问政府公共信息网站,获得政府发布的公共信息,进行网上办事;通过无线医疗,可以方便到居民家中上门服务的医生,通过电脑无线联入社区医疗系统,查询病人病历信息,现场开出药方,并通过社保卡划账等。而对于病房的值班医生,还可实现“无线查房”。病房值班医生能通过掌上电脑查看病人基础数据,查看病人治疗历史信息。
据介绍,“无线上海”是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以专项建设资金方式实施的无线城市建设计划,采用WiFi技术实现可提供固定、便携、直至全移动形式的互联网无线宽带连接,代表了当今世界无线网络的主流技术。在2007年建成1000个无线热点覆盖的基础上,2008年将达到3000个无线热点的覆盖规模,优先覆盖商务楼、中小型商务谈判场所等。目前,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已与闵行、杨浦、崇明三区县签署“无线城市”合作协议,与其他各区政府的合作也正在全面推进中。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无线上海”,让上海成为全球“无线城市”的标志性地区。在不久的将来,“无线上海”的雏形将逐步显现。相信到2010年世博会时,无处不在的无线宽带网络将遍布申城,届时各种电子产品中都将逐步嵌入无线上网功能。
相关链接
“无线城市”的由来
WLAN来源于LAN技术,能够实现最高54Mb的无线网络连接,它天然适用于计算机网络联网,能够直接支持基于互联网TCP/IP技术的各类应用。随着三网融合趋势的加快,互联网必将成为承载一切业务的基础网络,而宽带化、无线化,则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两大趋势,WLAN正好兼具这两方面的优势。所谓“无线城市”,就是主要依托于WLAN技术,实现城市内无所不在的高速无线宽带连接,将目前的固定宽带互联网无线化。而传统的移动网络从实际运行效果来说,还是属于窄带范畴,而且由于空中无线频段的有限性,使得移动网络带宽很难满足大量公众的同时使用需求。
从国际上成功的“无线城市”推进案例来看,与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商相比,固网运营商拥有压倒性优势的互联网带宽和应用资源、成熟的宽带用户群基础,是必然的“无线城市”建设主力军。固网运营商具有丰富的组网、运营、维护经验,在城市内已经铺设了大量传输设备,具有海量骨干网带宽资源,可以充分保证“无线城市”每个接入点的高速率通道保持全程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