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客服中心 |
 |
 |
最新客户 |
 |
 |
网站推广 |
 |
 |
推广知识 |
 |
|
 |
常见建站问题 |
 |
|
|
|
|
互联皖军走入变阵前夜
|
《互联皖军走入变阵前夜》——经历“七年之痒”,从千万元产业到一亿元产业的距离还有多远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此时,艰难创业的合肥房地产交易网与新安人才网已看到了希望;而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汪海,凭着兴趣创办了合肥论坛;正在某网络公司打工的任沿海,尝试性地创办了爱安徽论坛;在中国科大就读MBA的公务员杨书军,为了完成MBA课程的一个创业项目作业,创办了合肥团购网。时至今日,这5家创办于合肥的网站,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基本代表了“互联皖军”的中坚力量。而从2000年开始,经历7年的发展之后,互联网产业正经受着“七年之痒”,同时也正处在产业变阵的“前夜”。世纪元年:从门户到专业2000年,整个合肥市只有三家网吧。这一年,安徽全省的网民数约为54.7万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定义,只要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一小时,均可视为网民。此时,1996年创办的搜狐公司,在吸收了国内外的风险资金之后迅速发展,并于当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其创办人张朝阳一时在舆论的渲染下,几乎被塑造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神话人物。这一年,陈挚与几个朋友合伙,着手创办合肥热线,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资讯服务;而当时在外贸公司工作的何德球,经常通过电子邮件,与国内外客商联系业务,互联网为之带来的便利,也使他着手创办“生活168”网站。当由陈挚分工负责的房产频道已经建好时,其他服务频道尚未完全成形,于是他们决议专做房产内容,推出合肥房地产交易网;而何德球从“生活168”网站的管理后台发现,内容丰富的网站,唯独求职频道最受网民的欢迎,这让他觉得其中含有商机,于是在2001年正式推出了新安人才网。房产与人才的专业定位,也使他们发现,只有深耕细作下去,才有产业的发展希望,而大而全的建站模式已基本被抛弃。虽然当时几乎没有盈利,但投身互联网产业,“不能说很疯狂,但至少可以说很激动”,时至今日,陈挚回忆说。而何德球则认为,互联网产业的第一批创业者,大多带着理想上路,凭着兴趣和爱好,开始了最早的探索。这一年,安徽全省的域名数量为1051个,网站约为2807个。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是,计算机的上网途径84%为拨号上网。这一年,汪海正在读大二,他当年听到一个故事: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时候,很多人都去淘金,淘金人没挣到多少钱,而卖淘金所需工具、衣服的人反而发财了。当年,狂热的电脑爱好者任沿海刚刚大学毕业,正四处寻找工作,求职方向是互联网产业。2003年:“非典”带来的机遇2000年时,合肥房地产交易网开通时,合肥市的楼盘不超过10个,网站上大部分的信息为房产租赁,主要由网友自发发布。网站基本无盈利能力,其间几位合伙人又离开了。新安人才网此间经历着几乎类似的尴尬,大部分的人才交流活动仍以人才市场为主。“曾经想过放弃,但越到低谷越觉得有希望。”回忆当时,陈挚这样说道。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非典”打乱了人们所有的社会关系,但对于互联网而言,“非典”却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它的价值,为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被更多的人从更多领域来接触和体验的机会。得益于这样的因素,此间艰难求生的合肥房地产交易网与新安人才网,也渐为网民所接受并认可。而在这一年,安徽全省的网民数已升至约183.5万人,是2000年的3倍多,这也为互联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环境。而这些早期创业者同时分析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活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例如房地产业的发展,新办企业的大量增加,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这一年,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汪海,凭着兴趣创办了合肥论坛;正在某网络公司打工的任沿海,尝试性地创办了爱安徽论坛;而在中国科大就读MBA的合肥某市直机关公务员杨书军,为了完成MBA课程的一个创业项目作业,创办了合肥团购网。时至今日,这5家创办于合肥的网站,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基本代表了“互联皖军”的中坚力量。2004年:又一波力量汪海之所以创办合肥论坛,是因为他觉得论坛给网友带来了交流的快乐。当他在2003年正式创办合肥论坛时,他同时发现网友对本地资讯需求较多;网友们还喜欢讨论合肥的大事、小事,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生活资讯;一些商家也乐意通过论坛发布广告信息,这让他觉得有商业价值。这些发现也催生了汪海当时模糊的草根媒体的概念,2004年下半年,汪海专门注册了公司来运营论坛。但公司化运营并不容易。汪海当时在合肥高新区软件园寻到了只有5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并招聘了5名员工,计划投入10万元。这5个人有个简单的分工,其中一个人负责电脑维修业务,一个人负责鲜花销售,一个人负责人才招聘信息管理。在开会总结时,员工们往往汇报说:本月维修了多少台电脑,卖了多少支鲜花等。“除了不卖武器,几乎什么都卖”,汪海回忆说,因为没有核心的盈利点,公司当时什么能挣钱就做什么。但在这样的模式中,显然难以看到公司的发展前景,汪海对此也几乎一度动摇。“2004年,员工工资只有400多元。2004年至2005年,公司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回忆那段日子,汪海认为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2005年5月,汪海决定砍掉这些电脑维修等业务,即使是朋友热心介绍来的业务,也坚决不做,将与论坛建设无关的内容全部收缩,并花大力气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其间组织了网友志愿者服务队、同城交易会等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论坛的人气,并增进了与潜在客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2005年下半年,合肥某英语培训中心在经过半年多的观察后,在合肥论坛投放了一年的广告,广告费用约3万多元。“整个公司都很振奋”,汪海回忆说,这是当时最大的一笔业务。而至此时,10万元资金已基本用完,正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任沿海曾经也基本按照这一思路寻找自己的创业模式,并于2004年辞职,利用自己仅有的几万元积蓄创业,专心投入到爱安徽论坛的运营之中。但此后,他发现本地企业的人才招聘需求旺盛,于是迅速创建了安徽招聘网,进入专业化运营领域,并逐渐在行业内形成了影响力。此时,合肥团购网已在网民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杨书军工作的合肥市某市直机关,不少人知道这家网站,但并不知道创办人原来就是他们的同事。截至2004年底,安徽网民数已升至24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7%。而至2005年底,这一数字已升至276万人。合肥论坛、安徽招聘网、合肥团购网的创办与发展,形成了互联网产业的又一波力量。七年之痒:离亿元产业还有多远今年在厦门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站长大会期间,大会将合肥论坛作为区域论坛成功的商业化运营的典型,进行讨论分析。但汪海认为,论坛有优势也有缺点,例如信息导航不够,公信力专业化较差等。而此间在专业人才领域里发展的任沿海思考的是,如何将专业工具与论坛人气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此时,新安人才网与国外资本的合作洽谈正在进行,与此同时,其他几家网站也先后接到了资本方的合作洽谈邀请。而从行业来看,省外房地产类网站纷纷进驻合肥。整个行业大势,似乎即将迎来一场大变。任沿海认为,通过合作,形成“门户+工具”的模式,可以利用现在各家已形成的规模与优势,创造出新的能量。而汪海认为,专业就要做到足够专业,而门户虽有互动的优势,但要打通与专业之间的渠道。杨书军在创业中也发现,现在仍处在创业的初级阶段,要提升则需要联合,集中各自的优势。今年国庆期间,汪海与任沿海正式伸出合作的“触角”,推出新的房产频道。由任的公司负责网站的内容建设,由汪负责网站的营销,盈利由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同时,还将与合肥团购网展开深度互动。作为互联网产业的又一波力量,汪、任、杨等认为,3家整体上尽快做到1000万元的销售额,将对进一步的合作产生推动作用。何德球认为,“网络产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推进的”。随着安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对服务等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正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陈挚则认为,现在重走以前的发展模式,已基本不可能,必须快速发展。此间何德球选择与风险投资合作,而陈挚则正着手扩大网站规模,借鉴合肥的发展经验,将房地产网站推向全省。比较具有象征意义的是,今年3月份,已在机关工作10余年的杨书军犹豫再三,终于决定纵身 “下海”,全身心投入到互联网产业中。原因很简单:看好区域互联网产业的前景,而现在正是创业发展的好时机。截至2006年底,安徽网民已达337万人,安徽网站为23429个。互联网的应用正逐步广泛化,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互联网,并从互联网中获益。粗略统计显示,至今年年底,5家网站的销售额总计约可达到1500万元;而至明年,这个数字将可升至3000万元左右。从2000年开始,合肥互联网产业经过7年时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合肥经济总量的构成中,仅占万分之一左右。其中销售额最高的约500万元,最低的100万元左右,单个公司尚未有一家突破千万元。产业发展规模仍显弱小,也使其在省内各类经济统计与分析报道中,几乎难以觅到其身影。即使从总体来看,至少对于亿元产业目标而言,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7年时间发展所带来的 “七年之痒”:资本合作、联合重组,被视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这也是合肥互联网产业内在新生力量涌动的外在征兆,并或将推动产业的变阵,而现在,正是变阵的“前夜”。(记者周祥新实习生陈燕飞)(注:本文中的互联网产业仅指由内容提供所形成的产业模式)
来源:安徽商报
|
|
|
|
|
|
|
|
 |
|
 |
在线咨询 |
 |
 |
建站服务 |
 |
经济型网站设计套餐 ¥2580 |
企业型网站设计套餐 ¥3980 |
豪华型网站设计套餐 ¥6580 |
商城型网站设计套餐 ¥7580 |
定制型网站设计套餐 ¥面 谈 |
智赢型ABC ¥1580/1980 |
|
|
|
 |
 |
虚拟主机 |
 |
普及型(电信)350元/年 |
经济型(电信)650元/年
|
普及A型(双线)500元/年 |
普及B型(双线)900元/年 |
外贸型(国外) 550元/年
|
企业型(国外) 1050元/年 |
我要订购主机>> |
|
 |
 |
域名注册 |
 |
国际顶级域名.com 100元/年 |
国际顶级域名.net 100元/年 |
国际顶级域名.cc 380元/年 |
国际顶级域名.org 180元/年 |
中国顶级域名.cn 100元/年 |
中国顶级域名.com.cn 100元/年 |
中文域名.中国.公司 280元/年 |
我要注册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