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
尽管淘宝网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了一份最新《2007年中国互联网购物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整个网络购物市场成交额已经达到590亿元,而淘宝网则以433.1亿元高居榜首,但是,成交额的急速放大能并不能掩饰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
首要的难题是,以淘宝为代表的网络购物厂商如何在扩大规模与赢利之间找到平衡点?而电子商务的诚信、物流、安全、税收政策、竞争者的不断涌现,不规范的线下交易等内外部因素依然困扰着网购的参与者们。
绕不开的监管
“虽然网上开店、网络交易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但日趋蓬勃的发展态势和其所带来的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显示,网络交易正向监管缺位挑战。”不少有识之士如是呼吁。
2007年5月30日,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网上开店应办营业执照的法规草案审议。通过草案,政府表达了一种声音——长期以来网店店主无照经营,缺乏管理和保障的时代行将结束。
这份《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中规定,市民要想在电子商务服务网站开店卖货,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
虽然法案主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人开购物网站的情况,而且法案中也明确提到淘宝、易趣等大型平台不列入其中,但业内人士均认为,从长远来看,C2C平台纳入其中也是一种趋势。
毕竟目前的现实是,随着网上开店人数越来越多,网上店铺不进行工商登记、不主动纳税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目前网上开店非常容易,只要向可以提供虚拟空间的网站管理公司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银行账号,就可以在家里做生意了,工商登记根本不被提及。
网上开店也要去工商注册、税务交税,其实很多利用业余时间开网店的店主并不了解。而早在一年前,中国商务部公布了《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网上交易者应经工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注册批准,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这对C2C来讲不太有利,但估计操作起来比较难,这么多网站到哪很难找,国家相关部门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力物力。”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认为,但这却会对网店主的心理造成影响,就像一把高悬在头上的剑,随时都可能落下。
其实,面对政策难题的也包括和网络购物息息相关的其他产业,比如第三方支付企业。面对即将出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中国网购和C2C产业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诚信话题
老肖是一位做得规模已经比较大的网店主,去年的销售额达到300多万元,但他在卖东西的过程中,几乎有一半是通过线下的环节与买家直接交易,通过货到付款或银行卡直接付账将货款收回,而不通过支付宝。老肖认为,这样做更简单,而互联网上的诚信问题,也是他所担忧的。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
·中国网络购物:站在成交额之巅
|
|
·中国网络购物:站在成交额之巅(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