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勇
无论是行业应用、家庭娱乐还是移动应用,数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趋势。而IPv6替代IPv4,更是互联网的大势所趋。昨天,在由康佳发起并主办的“IPv6技术终端应用高峰论坛”上,与会各方专家一致这样认为。
论坛上,康佳集团副总裁陈跃华的一席话,则“暴露”了康佳意欲抢占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终端开发话语权的“野心”:“从2005年研发开始,康佳已提交与IPv6终端项目直接关联的发明专利申请有15项。如今,康佳基于IPv6的高清晰多功能网络显示终端,已获得重大突破,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信产部专家评审组的验收。”
像康佳一样觐觎下一代互联网“蛋糕”的深圳企业还有不少,包括知名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中兴通讯,均在相关的系统和网络设备上有所动作。以深企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绝不甘心在下一代互联网竞争中再次处于被动。
互联网IP地址面临枯竭
“第一代互联网,我们错过了。对于IPv6这样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中国在第二代互联网的发展上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否则我们将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出席论坛的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张凌、上海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严海宁等专家如是感叹。
他们所指的是,中国网民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不得不面对一个窘境——我们使用的基于IPv4的第一代互联网,完全由美国垄断。利用这一优势,美国“霸占”全球共40亿个IP地址中的74%。而基于战略考虑,美国分配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IP地址,可以说少得可怜。专家称,中国目前所有的IP地址量,仅仅相当于美国加州一个大学。随着互联网与通信的日益融合,IPv4地址编码方式的IP资源更凸显枯竭之势,据专家推测2010年就将被分完。
“中国必须及早动手研发IPv6技术,否则,类似于IPv4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的悲剧,将再次重演。”无论是政府官员、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还是企业技术开发与应用人员,都持同样的观点。
专家表示,IPv6为中国带来了难得机遇,包括技术升级换代拉近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地址、域名服务器分配面临机遇;有望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巨大的市场规模等。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主任吴建平指出,过去美国依靠信息技术的领先优势,建立了世界范围的“信息霸权”,而现在中国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基于IPv6的自主创新技术,意味着中国人在下一代互联网角逐中有望取得宝贵的话语权,从而提升中国在第二代互联网时期的国家竞争力。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
·深企欲掌下一代互联网话语权
|
|
·深企欲掌下一代互联网话语权(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