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樊兰
2007年年末,无线搜索突然热闹起来。
2007年11月,独立WAP网站3G门户(www.3g.cn)与Google(www.g.cn)合作,高调推出无线搜索独立品牌YY搜索,成为继空中网之后第二个全面进入无线搜索市场的WAP门户。
互联网的搜索巨头们也纷纷跑马圈地,试图将触角伸向无线互联网这块全新的领地。Google拉拢了高通、英特尔、三星(www.samsung.com.cn)、摩托罗拉(www.matorola.com.cn)等手机大牌厂商,推出Android手机开源平台,并通过与中国移动的战略合作获得了进入中国无线市场的第一张入场券。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毫不隐瞒地表示,移动搜索将是谷歌今后几年的重点研发项目,“在手机上,我们会比PC更快达到第一。”百度紧跟其后,2007年12月,百度(www.baidu.com.cn)与华为(www.huawei.com.cn)在3G、通信服务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在这些巨头的身影之外,还有大批的新兴公司。从2004年开始,风险投资迅速进入这一领域,催生出Cgogo、易查(www.yicha.cn)、悠悠村(www.uucun.com.cn)、明复(www.minfo.com.cn)、儒豹等一批专业的无线搜索引擎。ChinaVenture近日发布的《ChinaVenture 2007年中国无线应用行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的无线搜索市场就获得风险投资700万美元,2006年无线搜索市场的投资能量爆发,投资金额达到了4740万美元,但全年风险投资案例仅为5个,平均每家融资企业获得近1000万美元,Cgogo、易查等企业均获得了第二轮融资。
搜索已被互联网证明是网民最经常使用的应用,这一规律将同样适用于无线互联网。根据iResearch(www.iresearch.com.cn)的预测,2008年中国无线搜索用户将达到1.27亿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无线搜索用户增长到2.2亿,年增长率为26%。
更为关键的是,Google已经为搜索找到了最为成功的商业模式,而这个商业模式支撑着Google超越微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T公司。
手机便携性、个人化的特点则让无线搜索的价值有着比互联网搜索更大的想象空间。例如,你在Google上搜索一个地点,只能出现一个地图,而用手机搜索能延伸到下一步,比如结合GPS定位系统,指引你到达这个地方。3G门户的张向东开玩笑说,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广告点击一次是一毛钱,在手机上点击一次可能要一块钱。
巨头Vs 新兴公司
互联网搜索巨头们踏平无线互联网的野心已现,其实力也毋庸置疑,但在陌生的无线领域,却未必能如履平地。调查显示,人们使用手机进行搜索与在PC上搜索的需求有很大差异。根据美国数字营销公司iCrossing的数据,目前美国手机搜索用户使用手机搜索主要查询的内容多为生活类相关信息,如地图和天气信息。在中国这种差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图片、铃声、小说、视频、游戏等娱乐性服务是最热门的搜索需求。
这些新兴的热门应用正是新兴公司的突破口。2002年,成立仅两年的百度就是通过切入Mp3这个深受中国网民欢迎的领域,积聚了大量用户,实现了李彦宏所说的“质的变化”,三年之后,百度的市场份额占到了60%。张向东表示3G门户也打算走这样一条路,他告诉《互联网周刊》,“互联网搜索巨头的优势在于搜索互联网上的内容,它们提供网页搜索服务,还停留在互联网产品的延伸层面。而手机用户的需求在于图片、游戏、软件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在这些领域做到最好,然后再在网页方面追赶它们。”
儒豹的CEO韩松也表达了同样的自信。曾经在雅虎(www.yahoo.cn)负责搜索技术的韩松说,局外人看这些大公司,感觉这堵墙又高又厚,但是我们曾身在其中,就能近距离地看到这堵墙上还是有很多的裂缝。找到裂缝以后,作为初创公司,我们就可以从这个地方去撬,慢慢就把裂缝撬大了,撬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
·无线搜索正成为互联网搜索之后的下一个金矿
|
|
·无线搜索正成为互联网搜索之后的下一个金矿(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