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武
如果你是一家主要服务于某个固定社区的干洗店,为了推广自己的服务,你会在哪里投放广告呢?你会选择《北京晚报》吗?答案是肯定不会,因为北晚的广告价格相对您来说太贵了,而绝大多数读者也不是您的目标客户,这样的广告显然是一种浪费。
这时候,你可能会期待有一种分类信息的发布体,可以以很低廉的价格发布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成为社区居民生活消费必不可少的指南或参考。
2005年,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姚劲波毅然辞去万网副总裁的职务创办58同城网,在企业起步之初,就获得了来自著名风险投资商软银赛富基金的500万美元投资;在W eb2.0100强排名表中,位列100强中的第16位,在分类信息网中身居前三甲。做到这些,姚劲波和他的58同城网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切,来源于不断地沟通与创新,更是来源于对市场和社区群众需求的洞察与深刻理解。
辛勤耕耘两年后,58同城网通过并购方式推出社区杂志《生活圈》;并已经在北京万柳、世纪城等几百个高档社区开辟LED广告市场;甚至,还将分类信息的触角覆盖到普及率颇高的手机终端。踏入2008,业界忽然惊觉,以互联网起家的58同城网不但已经建立全方位的跨媒体平台,而且已经站稳分类广告这个最具成长力的市场。
作为城市分类信息的航母式网站,58同城网如今拥有中国领先的城市生活信息量,内容涉及租售房屋、二手买卖、求职招聘、找保姆、找家教等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资讯。姚劲波努力在实现他的“社区梦”,他希望通过分类信息平台建立庞大的社区化用户群,在这个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社区中,“共享信息便利”,让“大家帮助大家”!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姚劲波意识到仅仅在网络上做分类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上网人群年纪偏低,而所有年龄层的人对分类信息都会有需求。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分类信息带来的便利,姚劲波开始考虑将分类信息拓展到更广泛的人群。在两年的时间里,58同城网已经打造出以分类信息网站为核心,以社区杂志、LED广告屏、无线推广为延伸的多元化并行发展的跨媒体布局。这些方式形成很好的互补:网站具有超大信息容量、方便快捷检索、存储成本低、互动性强的特点;而无线推广“社区准告”可以随时随地地把信息传输给用户;社区门口的LED广告屏“社区快告”可以覆盖更多的中老年人;《生活圈》则主攻工作繁忙,需要随时随地了解周边信息的写字楼白领。通过研究商户需求和市场实践,58同城网正在打通产品脉络,努力形成畅通无阻的通道。通过对这些产品扬长补短的有机组合,实现低廉价格和有效传达。关注城市生活的姚劲波通过努力,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社区服务商业链。
正如姚劲波告诉记者的:“58同城网目前提供网站服务的城市有160多座,同时在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立了分公司,全面推广网站、无线、社区杂志等业务,希望当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都可以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得到满足。”
姚劲波深谙“没有沟通就没有发展”的道理,分类信息就是让不同需求的人实现沟通的平台,要想做好这个平台,当然就更需要不断地与用户和潜在用户沟通。因此,在打造技术团队和服务团队的同时,分析消费心理和消费信息一直都是重中之重。58同城网的发展不仅有完善的服务内容,更有着严谨的思维逻辑。
“我相信,如果58同城网具备了足够的消费信息积累,很多商家尤其那些大型连锁商家在发展商铺的时候,就会来购买这些信息。那时候58同城网的产品将不只是分类广告,它还可以是一个消费信息的资讯或咨询机构。”姚劲波憧憬着58同城网的未来,“如果真能在全国推而广之,某种程度上它可以提供最为真实的消费数据,作为CPI指标的参考,这是一个可以无限遐想的市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