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曹总几乎经历了将近十年来比较大的事件,最近网友都很关注12月22日新浪跟分众传媒达成的协议,合并分众旗下户外广告业务,您怎么样看待这场并购?
曹国伟:从并购总规模上来说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历史最大的一次,可能在很多年里面很难产生这么大的并购。刚才讲到第一次并购通过合并,那是10年以前的事,98年12月份四通利方跟华渊合并产生新浪网,这个合并以后产生新浪门户网站定位以后,新浪网门户10年,而且做得非常好,在市场上取得很多成绩。在未来10年看这个并购又是下一步新浪在下一个10年新的定位,下一个10年我们所竞争的领域不仅仅局限门户网站之间,我们跨出在广阔新的媒体大的空间里面做竞争或者说发展,这是通过并购希望能够达到的目的,也是我们对未来期望。也就是说通过并购真正建立起来,包括互联网、手机、户外,媒体手机在一起是比较完整的一个圈,然后真正的实现新闻媒体综合影响平台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相信并购对未来10年新浪发展应该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参与并购过程当中您有什么的感受?
曹国伟:我是整个并购决策者和参与者或者说构架者,基本上还是在谈判合约的执行。还是投资者跟媒体的沟通的事情比较多,总的来说应该是非常费力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合约的谈判执行期间并不是很长,这个过程劳动强度的确很大,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另外一方面大家非常兴奋,毕竟我们跨出这一步对新浪未来的意义是很重大。
主持人:聊天过程中,看到您高瞻远瞩对未来十年规划发展的战略眼光。在此之前有一些网络的报道,关于应对金融危机或者说抱团过冬,您对这样的言论有什么看法?
曹国伟:我觉得分两个层面看,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看网络注意点,一个观点或者说法被人重复1千次,每个人觉得事实,造成错觉,好像金融危机产生冬天,或者大家说抱团过冬。一个是金融危机可能更确切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某种意义不断对全球,对美国,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家都是感同身受,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可以感觉到市场缓慢下来的迹象,经济也出现困境,这个时候我们看业务的时候或者从行业来说,对广告为生存的模式来说必然会受到影响。这肯定是负面的影响,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广告整体市场缓慢下降,要看经济影响程度多少。
曹国伟:反过来从另外角度看在广告大的环境下,可能相对情况会比整个媒体市场好一点,因为本身的基数小,发展速度比较快,同样新闻媒体受到影响小一点。在新闻媒体里面新浪是很有竞争力的一个公司,受到情况又会好一点是这样的关系,但是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广告业受到影响,必然对每个人增长力产生负面影响。反过来我们讲讲抱团过冬的概念,我觉得碰到缓慢增长的话,我就得过冬,就得抱团,我相信这两个公司,尤其新浪是没有问题,我们有很强大的财务基础,有很大的现金流,我们可以保持1亿美金的资金周转。
曹国伟:相对市场来说,以前估计有20%-40%的增长,但是我们不存在的冬天问题,我们手上有6亿美金现金,每天很多现金流进来,所以我们不存在问题,只不过说发展缓下来的时候,必须考虑以怎么样方式开流节源,有什么办法能够在过程当中做有效的投资,让未来的发展能够更好。做长线发展投资,在未来5、10年发展会更好,但是我们不存在过冬的问题,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怎么过得更好。
主持人:很多经济学家分析经济危机拆开来看,既有危害性,也有机遇性,这个对新浪有什么机遇?
曹国伟:我觉得很多人说危机里面有机会,这是对每个来说一样的,你肯定在这个过程危机的时候会发现令人沮丧的东西,令人难受的东西,反过来如果非常冷静看待机遇的话,一定会看到做什么样的准备。因为经济永远是周期性,不可能永远为牛市,永远往上走,不可能熊市往下走,肯定是波浪型的过程。所以有好的时候,有坏的时候,关键是你在下跌的时候或者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公司怎么样去做?
曹国伟:一方面刚才讲过怎么样考虑开源节流的问题,尤其在成本控制上能够提高的话,公司在好的过程当中能够继续保持非常好的竞争力,产出比较好的利润率。反过来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是公司非常好的调整期,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以前泡沫时代的话,整个市场是比较浮躁的,包括人才市场也是比较浮躁的,投资市场也是比较浮躁的,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机会在于当投资泡沫破裂以后,市场进入箫条期的时候,带来是更加理性的人才市场,有些人泡沫时代工程师跑来请我,那没有办法只能请你走,现在外面机会越来越少,整个人才市场,价格更加理性,以前不理性,投资泡沫一样不理性的,这样时候对公司人才优化过程非常好的机会,这是一种机会。
曹国伟:另外一个对未来投资的时候,可以发现更加理性的时候肯定有更多的市场收购的机会,因为泡沫很高的时候,用很高的价格买创业公司,因为要买也买不到,也不会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你。但是在比较理性的时期的话,这些好的资产,好的公司价格就比较合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研发,通过自己创造发展公司,有的时候通过非常好的收购方式,这个时候出手的行业更加合理。
主持人:我想起22号宣布和分众传媒达成协议,是不是基于市场理性的情况下出手。
曹国伟:我觉得应该是两个因素都有,我们认为两个公司有比较强的互补性,合并如果没有很强互补性价值并不会特别大。另外一个有了互补性是否可行性的问题,卖方与买方心理价位,这个时候因为资本市场,不管什么原因,可能其它自己自身原因让股价更加合理甚至低谷的时候,这个时候比较容易促进公司合并的可能性。实际上很多人谈合并,很多人讲这个公司跟那个公司在一起比较好,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出现大的公司合并,这里面因素很多,有个人心态、价格因素等等,当所有的条件都符合的时候,才可能出现向我们22号宣布的合并,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出现过?出现的条件非常复杂,今天出现并购说明很多条件都很成熟。
本文导航
- 曹国伟:下一个10年新浪在更广阔新媒体领域发展
- 曹国伟:新浪是中国网民的骄傲
- 曹国伟谈新浪合并分众户外广告
- 曹国伟:下一个10年新浪的发展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