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惟菁 杨杨
过去一年看似“高歌猛进”的楼宇展架媒体公司易取传媒突然进行大瘦身。这对易取员工陈茗(化名)来说怎么也想不到。因为就在今年6月,易取还宣布了盈利的消息。
但在10月份,陈茗和其他大部分同事被迫选择离开,她告诉记者,易取直营公司的人数加起来现在“可能只有100人。”这与当时鼎盛时期,易取老总所对外宣称的“700人的维护队伍”,“200多人的销售队伍”已经相去甚远。
这种窘迫的局面的出现,原因在于易取的第三轮融资迟迟未能推进,造成资金链的紧张,而大环境致使销售陷入低迷,更让局面雪上加霜。
计划赶不上变化
按照蔡晓阳之前在媒体上谈到的数字,易取2008年的目标是获得1000万美元利润,2009年为2000万美元利润。易取预备在2009年第二季度上市,届时公司能达到100亿元的价值。
但随后的报道中,蔡晓阳的说法逐步改变,他不再谈到利润,而是将2008年收入目标说成"1亿人民币",接着“又调至8000万元"。
易取创始人兼CEO陈礼煊近日告知记者,这一目标又往下调整。
但事实情况可能更糟糕。
“6月和7月(达到)持平,有一点盈利,后来紧跟的两个月,回收的钱很少很少,但付出的(运营)成本要大很多。就那么几个单,十来万不到,付的(运营成本)要几百万。”陈茗说。
在6月份开始,易取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开始削减不需要的楼盘,逐步“砍租金”,但因为不能一下子砍太多,这个调整过程显得特别漫长。
这个过程发展至现在,“整个媒体资源的盘子已经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易取上海公关部朱丽娜告诉记者。
在上海,从7、8月份间,易取上海分公司开始梳理楼盘,将“点击率低的一些楼盘慢慢就开始处理掉了”。
“我们是在大批量地和物业解约。”朱丽娜说。现在,易取上海的策略不同以往,不再将上海市区所有中心区都做满。现在保留下来的资源包括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的仙乐斯广场,徐家汇的飞洲国际,以及在古北地区的公寓楼一些比较好的资源。
陈礼煊告诉记者,此次易取的调整,集中于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调整。包括开发团队,维护人员,以及各个部门进行精简。
在过去一年中,易取采取与楼宇先签约但不装展架的策略,当时“白交租金也可以”,以在短时间内拿下70%高端写字楼、公寓的展架媒体销售渠道。
在2007年,易取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铺点接近一万四千个,租金价格1千到1万不等。其中公寓点位占到三分之二。
但大半年销售下来,发现公寓人流量远低于写字楼。广告客户点击写字楼和公寓的比例为3比1。于是,此次公寓部分的维护、开发人员都是重点被裁之列。
“现在(公司)留一些了基本的销售、人事、财务的岗位,先小小地做。”陈茗说。不仅如此,根据陈茗的回忆,在10月底,COO杨润强也离职。此前,华东、华南等地分区经理在下半年也陆续离职。
除此之外,一些此前的高调项目也陷入停顿。易取传媒计划中的DM杂志,已经到了谈妥要实施的地步,此次危机之后,就暂时搁置。
易取计划开发的网上查询系统,用于帮助客户查阅广告反馈情况,也难以继续。本来设想中易取网站内容的进一步开发,如把所有在线下发布的广告同时在网站上面发布,通过网站获取一些高端免费试用的产品,这些计划也陷入了停顿。
陈礼煊表示,现在保留顶级写字楼之外,往生活圈渠道开拓,如电影院、百货公司、健身房的展架。虽然在小心翼翼尝试新方向,但陈礼煊一再强调目前最首要的目标是“损益平衡”。
本文导航
- 易取传媒瘦身过冬:第三轮融资搁浅
- 易取传媒瘦身过冬:第三轮融资搁浅 (2)
相关报道:
易取传媒过冬法宝:蔡晓阳式另类扩张
易取传媒拟明年初启动赴美上市
易取传媒15分钟获得二轮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