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金融危机海啸席卷全球,国内部分地区的企业出现了规模化亏损、破产、倒闭的现象。尤其是中小型制造类企业,由于市场需求的减弱,经济全局不景气,导致退单增多、销售渠道紧缩。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传统产业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如何顺利度过金融危机“寒冬”、或者能够在此间“大浪淘金”,成为摆在众多企业案头的一道难题。
如何求解?最近关于“过冬”的各种讨论中,国内政府职能机构、企业界人士普遍表示,在金融危机的不利环境下,把传统企业经营与互联网融合,利用互联网,尤其是搜索引擎这样高效、低成本的推广平台,来实现企业信息更广范围内的传播,就可以把金融危机变成产业升级、开拓中国企业新疆域的机遇,实现更大的商机。新华社也在近日播发了题为《百度助50万中小企上“网”寻“机”》的新闻。
金融危机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个坎儿。面临困难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想到要提升工作效率,采用更为精准、先进的营销手段,互联网和搜索引擎就让这一目标成为可见的现实。从另外一个积极的角度来看,它让中国的企业被迫改变粗放型经营方式,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和发展,对中国的产业链也是一次升级“良机”。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所起的推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网络改变了生活,是由于它让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可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把他们的企业,甚至个人的信息放在网上,如果在网上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外界就便捷地了解了这家企业。新华社在播发的新闻中透露,“百度已经在全国启动为50万家客户免费建设网站、优化网站内容的服务,帮助他们利用互联网更好地与市场衔接。”
企业的产品可以借助互联网卖出去,这是电子商务近几年发展带给很多企业的启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一意义无疑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百度为50万家企业优化网站,帮助他们更好的利用互联网,这50万家中小企业对于稳定中国经济市场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现在还未可知,但是如果更多的企业能加入这一行列,那么无疑将产生积极影响。互联网和搜索引擎让企业更为容易的突破地域、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将自己的产品推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随着中国网民数突破2.53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互联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交易平台,它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将成为经济新的推动力。对于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而言,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给它们开辟了新的市场疆域,让传统企业经营与互联网融合,这也是被众多企业界人士认可的理想模式。从互联网搜索上寻找商机,在金融危机中也成为企业拓展商务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