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彭梧)“先登记身份证再玩网游”是国家有关部门今年网游防沉迷的重拳,但在操作中却遭遇虚假身份的“应对”。昨日,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开展专项整治,严打网游虚假身份认证。
敷衍企业可取消运营资格
昨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表示,将于近期联合公安部门和电信部门启动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打击网络游戏中猖獗的虚假身份认证现象。对于敷衍实名制的网游运营商,最严厉的处罚将是被叫停网络接入服务,取消运营资格。
“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已落实,不会有问题。”寇晓伟表示,“这是我们总结了游戏沉迷的经验教训,根据产业发展特点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这方面我们已做了很多工作,未来还要做更多。”不过寇晓伟昨日没有明确披露“严查”的具体措施。
提前“吹风”明年产业政策
寇晓伟在2008年游戏产业年会召开前夕的这番表态被认为是“2009年产业政策方向”的提前吹风。结合最近国税总局“虚拟交易征税”和武汉“发放代练公司执照”的消息,主管部门2009年的网游产业政策方向很可能是“严管运营商,多照顾老百姓”。
有了解游戏产业内情的人士透露,自防沉迷系统实施以来,虽然国内所有的游戏运营商都先后上马了这套系统,但在执行过程中,“随便用别人的身份证登记注册就可很轻松地绕过防沉迷”,对于大部分运营商来说,身份认证系统更多被当作玩家注册资料,用来“判定玩家账号的归属”,是否使用本人身份证“根本无所谓”。
“防沉迷系统的推广问题不是短时间的应景工作,须变成一个常态性工作。”寇晓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