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国内首创衬衫网上直销模式的PPG,正在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从携巨款潜逃到被风投抛弃,种种传言不断,而其创始人李亮,看起来不但没有妙手化解危机,反而在火上浇油,简直要把原本紧张的各种关系悉数摧毁。
先看和风投的关系。之前,来自投资界的消息称,凯鹏华盈、华盈创投、集富亚洲等PPG投资人开始为PPG寻找新的管理层。但李亮则反击,风投之前压根儿没给PPG那么多钱。“公司成立以来总共才融资到3600万美元,我没吹嘘,是风险投资吹的,哪个风投不吹?非要说我融了8000美元的资金,这是行业里的笑话。”如此一说,风投岂不颜面扫地,以至老羞成怒?
再看和管理层的关系。PPG早先亲如一家的管理团队已分崩离析———COO黎勇劲离职去了土豆网,运营副总裁黄朗阳转投Vancl,CFO王彦丰离职。江湖上山不转水转,抬头不见低头见,离职了也要留点余地。但李亮放言,“公司只有一个人不能离开,那就是我。PPG是我一个人做的,招聘了一些人。”甚至称原CMO赵奕松“拿了广告公司回扣,年初起就不再担任工作”,抨击到职业道德败坏的程度,基本上是不留余地了。
PPG与供应商关系也很紧张。之前业界就传出虎豹制衣提供的服装因尺寸不对和甲醛味道严重等问题而被PPG拒收;卓越织造因为提供的POLO衫严重缩水褪色而被PPG拒绝支付款项等等消息。严重者甚至有生产商甚至带着当地法院的人,跑到PPG位于上海青浦的办公地,冲进电机房拉闸断电,致使PPG整个呼叫系统全部瘫痪数小时,对抗之激烈可见一斑。
PPG最高峰时,每天能卖掉一万件衬衫,月销售量在2000万元左右。但现在,PPG销量跌到了谷底,据说不到高峰期的1/5,员工减少了2/3。有分析人士说,PPG成功的核心是特立独行的“轻公司”商业战略,而它目前遇到的困境,本质上也是过犹不及的“轻公司”模式,过于轻视产品链、过分重视广告链,从而导致PPG生意链的失衡,大投入低产出所造成的重负,最终拖垮了这家以“轻”为生存状态的另类公司。
但窃认为,PPG首创衬衫网上直销模式,拥有过天时;在上海北京一度风靡,亦有地利;但PPG崛起后,却忽视了外部合作关系的维护,到最后破坏殆尽,“人和”尽失,才是PPG陨落的根本。漏洞百出后,李亮还坚称,“公司从来都没有问题,现在活得很好”。姑且不论此言是掩耳盗铃抑或是盲目自信,都只能让人再有一声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