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输家的博弈
10月底,陈思(化名)听说了公司最近融资出问题,可能要削减人手的风声,但他没想到,一切来得那么迅猛,远远超乎想象。他所在的公司是六间房,这家视频网站正是被本次金融危机带来的裁员潮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期知名度大增。
陈思刚刚以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份加入六间房,10月份才办完转正手续。10月底,他便听到小道消息说公司资金紧张,将裁员求存。随后的一天,他来到办公室,发现一整条业务线的同事正在集体办理离职手续,这让小道消息初步得到了证实。不过,由于这条业务线的经营业绩一直不太好,他以为这只是公司优化组织结构的正常行为。
当天午餐时,他还和其他同事谈论这件事情,下午就被上司叫到办公室,告知他大规模的裁员已经开始,可能有约一半员工将会离开,不过核心团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然而,情况在几天后骤然恶化,一个跟陈思级别差不多的同事告诉他,公司的处境比预想中的还要危险,裁员还会继续下去。
此时的陈思已经隐隐嗅到危机降临的味道,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回答同事:“那就裁吧,最好把我也裁掉。”过了个周末回来,陈思再次接到那位同事的电话,这时,他的玩笑已经变成现实,他所在的部门被整个列入裁员计划,仅保留一名技术人员。
就这样,陈思被“裁”了。同期进入裁员名单的还有公司的总经理等其他中高层。现在六间房的规模已经从当初的200多人锐减到三四十人,已不能再用“瘦身”一词来不痛不痒地形容了。
对于这个结果,陈思有点难受,但接受得很平静。因为公司给予员工的补偿是按照新劳动法最高标准执行的“N+2”(N为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数,按照劳动法规定,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离职时应获得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并且公司CEO刘岩也出面表示,这次大家的离开是暂时的,公司将保留大家的电话和公司邮箱,等度过困难时期公司继续发展壮大时,将优先请老员工回来。这些举动让陈思和许多被裁的员工都觉得,公司还是有情有义的。“刘岩为人很仗义,大家理解他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如果离开能帮公司减轻负担,渡过难关,那么力所能及的人都会愿意为他做这些事情。”陈思说。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面对突如其来的“被抛弃”都有如此平和的心态,也不是所有涉及裁员的企业都能如此平稳地迈过这道坎。
就在两个月前,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公司离职员工钟林均因不满补偿金额度,手持两瓶汽油冲进他多次交涉离职补偿金的办公室,全身洒上汽油纵火自焚,并带火扑向公司智能化工程经理吴平。虽然大火迅速被扑灭,但两人严重烧伤。尽管万科坚决否认自焚事件所涉人员离开万科是裁员所致,可业界普遍认为,该极端事件令万科的“裁员秘密意外曝光”。
一直以来,万科员工都有很强的归属感,在外几乎从不说万科的不是,然而这次的自焚事件,不管是歪打正着,还是的确源于“裁员秘密”,都让万科的雇主形象令外界另眼相看。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彭旦平律师认为,这是一场典型的“负和博弈”,没有赢家,全是输家。对于万科物业而言,除了要支付两名伤者的巨额治疗费用之外,企业形象亦受损。而钟林均将面临故意伤害的刑事、民事责任追究,以及未来漫长的康复治疗。
太多先例表明,挥出裁员这一刀,无论企业和员工,感觉都很痛。处理得当,疼痛能短期自愈;处理不当,就会带来“负和博弈”这种最坏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