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2月5日电(记者张桂林)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5日在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指出,我国互联网业界近年来发起了共建网络诚信活动,努力净化网络环境,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互联网上诚信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网上不诚信问题主要有十种表现形式,这些网络失信行为已经影响到互联网健康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王晨表示,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业界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成立“网络诚信自律同盟”等行业诚信组织,推出“诚信通”、“支付宝”等网络诚信服务和产品,开展互联网服务信用等级评价,发动公众监督举报网上失信行为,推广旨在保护青少年的绿色上网行动,努力净化网络环境,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互联网上诚信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有时还显得十分突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5.2%的被调查者对目前互联网诚信状况感到不满。各种网络失信行为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概括起来说,网上不诚信问题主要有十种表现:
一、发布虚假信息,扩散小道消息,发表不负责任言论,干扰网上信息传播秩序;二、热衷于打擦边球,靠哗众取宠吸引点击,损害网上舆论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三、传播赌博、淫秽色情等有害和低俗信息,毒化网络环境,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四、网上恶搞、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情绪化和非理性行为,侵犯他人权益,危害公共利益;五、违规开展增值服务,设置用户消费陷阱,损害消费者利益;六、运行不健康网络游戏,采取不恰当手段吸引玩家,导致出现青少年沉溺网游等不良后果;七、发布虚假广告,进行虚假商业宣传,误导公众;八、破坏电子交易规则,网络仿冒、网络钓鱼等欺诈行为,危害网上交易安全;九、发送垃圾邮件和垃圾短信,影响网络有效应用,已成为网络公害和社会公害;十、传播网络病毒,恶意进行网络攻击,威胁互联网技术安全等。
王晨表示,上述网上失信问题的存在,既有互联网开放性、隐匿性等技术特性的客观因素,也有少数网站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罔顾法规制约、不顾社会道德,少数网民法规意识淡薄、网上自我约束力不强等主观上的原因。互联网上的种种不诚信现象,严重损害互联网企业的信誉和互联网诚信环境,影响互联网健康发展,对此各相关部门、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