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的创新思想也许并不能决定棋局的输赢,但绝不拾人牙慧却让他在商场中屡屡获得先机
-本报记者 韩方方
“复盘”,也称“复局”,围棋术语。棋手每每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不论下棋还是工作,孙陶然一直都坚持“复盘”。他认为,最强的人是善于学习的人,而“复盘”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之一。孙陶然是一个围棋爱好者,他总结自己下棋的特点是:爱从布局角度落子,喜欢用“弃子”战术。有布局观是重视战略,善于“弃子”是敢于放弃,这其实与孙陶然的经营风格也很相似。
每次创业,孙陶然都是选择了“超前”的市场,以完全创新的模式切入市场,每次都做吃螃蟹的第一人,包括现在的北京拉卡啦电子支付公司在内。而棋局每每走到关键之处,总有人怀疑孙陶然的棋子是否落得太早,但他却已胸有成竹,狂热的创新思想也许并不能决定棋局的输赢,但绝不拾人牙慧却让他在商场中屡屡获得先机。
当电脑走下神坛
谈起创业,孙陶然有自己的定义。作为一个打工者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创新的项目,同样也是创业,身兼打工者的公司荣誉感和创业者的百倍责任心。
1991年,孙陶然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民政部下属的四达集团,从一个普通员工做到集团副总裁,从打工者做到股东、董事。其间四达广告公司于1992年底成立,孙陶然1994年出任总经理。
1995年,《北京青年报》要创办关于电脑和汽车的专刊,每周4个版。孙陶然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要拿下来,“当时很多朋友都说我疯了,那时候电脑还是一个稀罕物件,电脑公司都是在专业媒体上投放广告,你想让他们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而且买断价格那么高,你怎么挣钱?”
的确,当时电脑还是个新鲜词,更不要说“personal computer”,“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甚至没有这个概念”。
而孙陶然却认为,不久之后,电脑将会成为必需家电而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虽然当时电脑厂商都不认可大众媒体,都只在计算机专业媒体上投放广告,但随着电脑的普及,厂商在大众媒体上投放广告将成为必然。1995年2月28日《北京青年报电脑时代》创刊,孙陶然亲手写下了发刊词:“电脑将走下神坛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必须在老百姓喜欢看的媒体上,用老百姓读得懂的语言和方式,给他们讲述有关电脑的一切。”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一个完全创新的事物,2月创刊到7月份,孙陶然他们跑遍了几乎所有的IT公司,但是报纸的广告量几乎为零。“当时,和《电脑时代》一起创刊的《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因为广告太少资金压力过大而向报社申请从原来的4版减到2版,我的压力比他们更大,但我咬牙决定不缩版。”孙陶然在心里盘算:上半年是按照4个版的买断价格亏的钱,如果缩为2个版怎么往回挣?何况如果市场起来,4个版都未必够用。正是这种远见和信心,孙陶然不但没有缩版,反倒拿出公司最后的十几万资金,精心策划召开了一次当时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客户媒体见面会”,希望推动IT厂商对于大众媒体的认可。
一个半月后,一大批著名公司开始在《电脑时代》投放广告,孙陶然不无得意地说:“在后来与《北京青年报》合作的两年多里,每年都是年初版面就被基本预订一空。”
1995年,四达公司广告赢利100万元,1996年达到800多万元,1997年突破1000万元。其创造的利润在当时四达集团所属的56个公司中名列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