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全球副总裁 大中华区总裁 李开复
他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校期间,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因为击败了人类的黑白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
他加盟世界最热门的公司,给年轻人写下励志的信件进而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写就畅销书《做最好的自己》体现了他的状态;
他在争议中加入谷歌,在现实甚至莫须有的压力之下保持最好的情商,成为超级经理人,努力做最好的中文搜索。
精彩履历
给自己压力,总好过给员工压力。
当那些谣言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也从未示弱。
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不是一句空虚的口号,它给我带来成就感。
不能说在西方已有的成功经验在中国就应该全部被推翻。
让团队忘记明星产品、忘记广告,只记得搜索质量,才会改变。
如果在中国无法经营,至少会保障已经雇佣的员工的工作。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质疑?也许我过去的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这个形象就意味着你是一个不能犯错的人,因此,但凡有一点点的异常的信息都很容易被夸大。
接手谷歌
从争议中开始
我似乎是最懂得‘熬’的学问。
李开复离开微软来到谷歌立即引起了两大科技巨头间声势浩大的诉讼案,那些已经令人身心疲惫的对簿公堂,也令谷歌中国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为一家低调发展的公司;
让我们给出一张表:
方向是什么?先做产品、先上广告还是先只顾“改善搜索”,为长期负责,那么短期的业绩如何解决?如何度过煎熬?
谷歌中国是什么?总部的文化都是对的吗?本地化有多重要?谷歌中国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个性吗?
还有,刚刚招聘来的员工英语要说得多流畅,他们不喜欢自由,就是喜欢被管,这怎么办?
在这一切争议的面前,业界看到了一个温和的、自控的、学者式的李开复,无论是对待对手还是公司内部管理,他都像老师一样的有耐心,“似乎是最懂得‘熬’的学问”。这是不是对待争议局面的最好态度?反正李开复就是这样做的。
商务狂人
每天处理千封邮件
如果你想要成就感,工作压力就不得不承受。
一位谷歌员工这样形容李开复最出格的形象:当时他刚连续飞了40多个小时也没有休息,头发乱乱的,胡子也来不及刮,几乎让人认不出来。而随后的变化更让她惊讶,当李开复在房间里稍事休整,出来时竟又变回西装革履的标准状态,精神焕发地说,“走吧,我们去活动现场。”
就在上个星期,李开复刚刚结束在5个城市14所高校的演讲,但这还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实际上,李开复更常规的工作是,他每天都要处理至少1000封邮件。
“你要这样,先扫一眼标题,把这些邮件迅速分类,第一类是不用看的,第二类也许匆匆扫一眼但不用理会,第三类需要仔细看,第四类是……”李开复突然抬头问,“你想问的不是具体方法吧?”
要想了解一个人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也许最直接的方式是了解他的职业目标,这种目标往往会成为一个人疲惫时保持精神状态的强心剂。“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不是一句空虚的口号,它给我带来成就感。”李开复说。他最初觉得教书育人可以扩大影响力,所以就去做了老师,可后来又发现,学术论文和实际成果之间仍然存在很大距离,所以又进了企业,“如果你想要获取成就感,那么这些工作压力就成了不得不承受的事情。”
相关报道:
李开复:如何和中国公司达到共赢
李开复获纳税奖回击漏税传言
李开复:谷歌有140亿美元现金应对金融风暴
李开复:谷歌价值观已获社会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