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阵阵寒意,中小企业融资尤其是创业板何时推出的问题,成为企业界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在国家刺激内需的计划推出之时,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引导资金流向创新型和高就业的中小企业,目前正是推出创业板市场的较好时期。
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瓶颈
中小企业融资难,乍一听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用“沧桑感”三个字来形容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召开七届来的“变与未变”。原因是“没有变化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变化的是它更难。”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市场需求下降,个数订单减少、资金趋紧,停产、半停产和倒闭企业增加。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亏损63929家,占总数的18.4%。不乐观的经营前景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许多矛盾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原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表示,要增强服务经济全局和社会责任的观念,抓紧修订那些不利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要制定出鼓励向中小企业增加贷款的新的规定、新的考核标准、新的奖励办法,真正调动起大家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从直接融资来看,尽管深圳中小板已创立,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仍不畅通。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黄明认为,中小企业找海外投资者私募投资,多年来的融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和上市公司融资市盈率差别非常大。
黄明直言,“在欧美市场,小企业私募融资和公开融资的差别远远没有那么大,也就是说中国中小企业要不融不到资,要不就是成本非常高。”
让资本市场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在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创业板被称为韩国经济的发动机,推动游戏产业和动漫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韩国经济增长新的支柱。眼下,全球金融危机硝烟未散,资本市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呢?
“资本市场是当前破解经济困境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帮助中小企业过冬的一个重要措施。”深交所副总经理陈鸿桥认为,在这一场保经济增长战役当中,资本市场应该说不可或缺。
据陈鸿桥初步的测算,一个企业融资能力在上市前和上市后有明显提升。上市前,每家企业补税要800万左右,环保投入平均每家500万左右。上市以后,融资1亿元可获1:2的银行信用额度的贷款。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建立以资本市场为带动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健康、持续地增长,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是一个重要内容。”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坚信,如果金融业把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搞好了,那么中国的经济就有希望。中国的经济有希望了、强劲了、有竞争力了,中国金融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就自然得到了增强。
屠光绍表示,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好“四座桥”,包括信贷支持的桥、股权投资的桥、债券融资的桥、股票融资的桥。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出现较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也十分严峻。切实发挥中小企业作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欧新黔建议,“目前要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使优强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创业板市场,优先获得发展资金。”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亦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还得靠资本市场,还得靠推出创业板。如果没有这条道路,还得走民营借贷的道路、民营资本的道路。
本文导航
- 专家认为推出创业板市场时机已到
- 专家认为推出创业板市场时机已到(2)
- 专家认为推出创业板市场时机已到(3)
- 专家认为推出创业板市场时机已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