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渝不但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女性企业家之一,而且她还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和丈夫李国庆的爱情故事,已经在他们的生活圈子里被当成一段浪漫典范流传。这个重庆女子,凭着山城姑娘典型的直爽、干练的性格,通过不懈的努力,赢得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不安分”的北外女生
7岁时,俞渝跟随父母来到了北京。“我在整个学生时代都没有离开过海淀区,小学在翠微;初中在育英;15岁的时候,我进了北外的一个预科加本科班。”
大学的课程很轻松,“我们只有五六位外教和一位中国老师,甚至都没有辅导员。”俞渝说。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她和很多“不安分”的同学一样,去校外做起了兼职。“那时候流行教许国璋英语。大三的时候,我去了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巴威)。那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工业公司,工作量很大,挺辛苦的,但收入很丰厚。”俞渝的工作能力十分突出,1986年,她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正式毕业后,就在巴威做起了全职。“巴威给我的舞台很大。朱镕基当时是经委副主任,给他做工作汇报的时候,我才21岁。”
尽管拥有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和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但俞渝却有了另一个“不安分”的想法——出国留学。早在读大三时,俞渝就开始给美国的大学写信申请攻读研究生,当时她找学校的惟一标准就是不要申请费。“一个学校的申请费是30美金,如果申请10个,那就是很庞大的一笔开支,我没办法承担。”
1987年,俞渝得到了平生第一个出国的机会,跟着经贸部门到美国宣讲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她在美国工作了一个月,去了10多个城市。其间,趁着两天休息的时间,她到俄勒冈大学进行了面试。回国后不久,她接到通知,顺利进入俄勒冈大学学习。
借经济衰退时机创业
在俄勒冈大学读了不到一年,之前攒的钱花得差不多了,俞渝于是重新回到巴威工作。直到1990年她攒够钱后,再次来到美国,在纽约大学商学院攻读MBA。“今年夏天跟纽约大学的校友聚会时才知道,我们学校的学费现在已经狂涨到5万美金一年了,商学院更贵,太恐怖了。搁今天我还真得想一想,这么贵的学还要不要去上。”
1992年,俞渝MBA毕业,正好赶上了美国一次特别严重的经济衰退。“我记得当时《纽约时报》的头条是‘50年以来最糟糕的就业市场’。前几届毕业生都是每人拿着四五封录用信,比较哪家公司的薪水更高。到我们毕业时,光景早已不比当年。”俞渝说,她当时给世界500强企业中的300个写过求职信,有的公司对她进行过16轮面试,最后得到的几个就业机会都是去大型工业企业,她不太喜欢。“在巴威的时候,我就想彻底从那些工业公司里脱离出来。在那种单是工程师就有好几千人的公司里,个人的力量显得特别微不足道。”
过了几个月,俞渝觉得,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创业的机会成本不可能再低了,于是她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给其他公司做金融咨询顾问。前些年工作、留学时,她一直兼职做项目,积累了一批客户资源。在公司创立后,这些老客户都愿意把业务交给她。“帮公司谈判、定价、完成收购,这些都是我一个人搞定。”在开公司的5年中,她给客户赚了不少钱,自己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幸运的是,当时我拿的很多报酬并不是钱,而是股份,所以后期的回报是很可观的。”
自己也是“网购狂”
谈到女性创业的优势,俞渝不假思索地说,“女人爱购物,所以女人在创办购物网站的时候,就会反向复制她自己想要得到的购物体验,这对于女性创业是有帮助的。另外,女性愿意学习、沟通和分享,这也让女性容易获得更多的信息。”俞渝认为,女性对于消费的体验是男性很难拥有的经验。
俞渝热爱网购,她会使用别名在当当网上买东西。“如果用我自己名字的话,估计东西会长着翅膀飞过来。”俞渝开玩笑说。不过,她在国外网站上买的东西更多。“我会在国外的网站上给孩子买一些内容好的英语读本,还经常会淘一些水果口味、巧克力口味的维生素,这些都是在国内比较难买到的。”
热爱网购的俞渝将她对消费体验的重视带到了公司管理之中。每到逢年过节,俞渝都会给员工发一些钱,让大家通过当当网和其他网络购物渠道购物,然后将消费体验进行总结和对比,从而为当当网进一步完善服务提供参考。
对富豪榜“不感冒”
“不在乎。”这是俞渝对富豪排行榜的态度,尽管她和丈夫李国庆多次被胡润富豪排行榜纳入其中。“谁发了什么榜,我在不在上头,排名给我搁多少都无所谓。”
对于事业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各种荣耀,俞渝则称其为“副产品”。“《华尔街日报》评过亚洲最有影响力女性,我和章子怡一起上榜,当时把我吓了一跳。有一次去参加新闻发布会,我和章子怡的位子还真排在了一起,当时我就灰溜溜地往旁边挪了好几个位子。人家那么漂亮,我还是赶紧主动拉开距离吧。”俞渝笑道。
谈到钱,俞渝说,“钱是好东西,给我安全感,让我能过想要的生活,让我能够照顾我需要照顾的人。我有个亲戚是得癌症去世的,在他病危的时候,需要一种很贵的药来减轻痛苦、维持生命。如果我没钱,他就用不上那种药。对我来说,钱的作用就是这些。”
俞渝钟情公益事业,从2001年开始,当当网每年都会对残疾人公益活动和教育事业进行捐助。“钱多的时候就多捐,钱少的时候就少捐。其实不在于多少,公益是一种习惯,就跟环保一样。”俞渝透露,她接下来想做的一个公益项目,是给残疾儿童装假肢。
本报记者 任芬
本文导航
- 当当网创始人俞渝:当梦想照进现实
- 优雅女子改变购书模式
- 山城姑娘赢得美丽人生
- 甜蜜婚姻:一盘咸鸭蛋定终身
- 幸福家庭:母子互打电话约会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