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心
在许多投资人都捂紧钱袋,变得“吝啬”的时候,IDG似乎依然“大方”。
11月17日,迪岸传媒集团正式公开宣布再次获得IDG等几家机构4500万美元投资。据公开资料显示,这已是IDG第四次投资迪岸传媒。
此前,迪岸传媒已经获得包括IDG、永威投资、英特尔和Farallon等机构数千万美元的投资。
一位投资人对本报表示,目前投资界对不能产生很好现金流的公司是比较忌讳的,比如新媒体,前期需要先花钱,铺设备,而且投资太大,即使签了广告合同,并做了执行,收款也需要一定时间。
更有一位新媒体业界人士说,现在PE、VC们对新媒体几乎“封杀”了,目前这个行业“挺乱的”,资金链断裂的、被并购的、裁员的情况比比皆是。
一位接近迪岸传媒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迪岸传媒的第四轮融资只是在洽谈中;但也有投资人表示,迪岸此次有可能真的融到资了。
迪岸传媒内部人员唐兰向本报确认,其公司通过新华美通发布的关于IDG等投资机构4500万美金投资迪岸传媒的消息,情况都是真实的;但“我们现在就是很务实,想踏踏实实去做一些事情,其它的就不想过多地去说什么。”
至本报截稿前,迪岸传媒始终不愿接受采访,此外,记者也没有收到IDG对本报相关问题的回复。
迪岸传媒为何能在这个时候拿到如此规模的投资?
IDG等投资机构此时为何如此“大方”?
“精准”就能独善其身?
能在冬天里拿到这样一笔融资,迪岸传媒在其新闻稿中表示,“这充分显示了投资商对迪岸传媒集团 (DAC) 的信任和高度肯定”。
永威投资上海代表处副总裁倪军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次投资方的行为说明他们对公司(迪岸传媒)有信心。
不过,有一个事实是,永威投资没有出现在这一轮的投资机构名单里。
新媒体领头羊分众传媒首席执行官谭智表示,受制于金融危机,2008年第三季度末期和第四季度,分众迎来了“极具挑战的广告环境”。他说,“我们目前面临着中国广告业有史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天塌砸众人。
有挑战的不会只有分众一家。
“广告业整体会受影响,”倪军分析,“但在不同的媒体领域,受影响的程度可能不太一样,这要看每个传媒公司的资源处于哪些位置,是否处于不太受广告主削减广告预算影响的领域。”
迪岸传媒在经济危机面前又有怎样的免疫力?
迪岸传媒成立于2004年,以做校园传媒起家。2006年起,迪岸传媒开始改变媒体资源单一的局面,从校园走到机场,后来又逐步拓展到高尔夫球场和影院。
从迪岸自身的定位看,它以“精英人群”为核心目标受众,形成了“校园传媒”、“机场传媒”、“高尔夫传媒”三大户外媒体传媒网络,目前影院也成为迪岸进军的新领域。
迪岸传媒首席策略官杨健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迪岸除了占领多渠道外,更强调在渠道中利用多产品组合来做深每一个渠道,包括户外大牌、传统灯箱、滚动灯箱、户外视频等媒体形式的组合运用。
在后分众时代,“精准”成为广告主的新诉求,新媒体更加“分众”似乎已成为必然。一位熟悉迪岸的新媒体人士称,迪岸在打造“精准”概念上表现不错。
经济危机对于校园传媒有没有影响或者有多大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新鲜传媒CEO纪中展已经被问过很多次。
“虽然市场空间很大,但校园媒体还没有成型,都做得不是非常大,竞争也不激烈,”纪中展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即使(广告预算)缩减50%,他们也感觉不到;另外,纪认为,校园传媒的可替代性不强,大学生是诸如电脑、优盘等电子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之一,校园媒体依然会是广告主的主要选择。
在机场广告方面,某机场传媒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本报,来自国外的一些高端广告业务在2009年的增幅预计会下降,而来自国内企业的广告,目前还没看出减少的倾向,因为从客户的营销上看,机场传媒针对的是“精英”客户群,且相对稳定,高端产品的广告主依然会选择在这里投放广告。
北京网聚伟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自称是中国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广告提供商,CEO侍启伟将高尔夫传媒的“精准性”视为其受经济危机影响不大的理由之一。
侍启伟认为,高尔夫本身就是一个很精准的商务活动,即使有经济危机,精英人群的高端商务活动还会进行,网聚伟业之前的地产客户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总体来说经济危机影响不大。
在分众传媒执行副总裁、高尔夫联播网事业部总经理严劲松眼里,高尔夫消费人群虽然处于金字塔尖,却是最高端的人群,这部分人可能只占据金字塔尖那10%的客户,却拥有90%的财富和资源,具备最强的消费能力。
消费人群的精准和稳定对于高端广告主来说是一个定心丸。
“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国家拉动内需的背景下,新媒体广告反而会更有发展,比如一些生活必需品厂商等。”易观国际分析师周海泉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将决定户外媒体的发展。
未来中国经济究竟怎样走?投资人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但倪军认为,投资人都会有一个判断,比如公司的团队很强,在拿到资金后,或许现在也是个机会去整合一些资源。
本文导航
- 迪岸传媒:IDG等机构再投4500万美元背后(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