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在目前网站纷纷陷入裁员和倒闭的风潮中,一些非营利性小型新闻网站却在美国逆市崛起,但与此同时仍面临资源等方面的诸多掣肘。
互联网颠覆了现代人的新闻摄取及阅读习性,然而,不论是传统平面报纸附带发行的电子报,抑或独立营运的网络报,皆因成本过高或广告收益不如预期,纷纷不支倒地。
在一片哀叹声中,非营利性质的小型都市新闻网站,近来却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美各大城市崛起,令人眼睛一亮。
受到网络的无情冲击,最近几年,美国电视新闻收视率持续下滑,传统大报更是不时传出裁员噩耗。不过,美国加州的都市新闻网站“圣地亚哥之声”(VoiceofSanDiego.org),这两年来却因陆续挖出许多官商勾结、贪渎丑闻而声名大噪,他们的独家新闻,屡屡吸引当地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跟进报导。
这家创立于二○○五年,以专业详实的深度新闻调查写作,获得好评。网站负责人坚信:在以非营利的营运模式,才是生存的最佳方式。新闻网络虽不须如传统报纸雇用大批编采人员,营运成本少了大半,不过在线广告业务无以为继,却是一大弊病。为此,“圣地亚哥之声”选择走一条全新的路。在财务方面,它模仿公共电视,而非传统报纸。它将自己定位为非营利的公益机构,营运经费来自基金会、富人捐赠、小笔捐款及少部分的广告收入。
“圣地亚哥之声”的员工都很年轻,有些人是遭报纸裁员后带枪投靠,两位执行总编辑过去都曾在小报工作过。这些人对报纸,在情感上不免有点复杂,总编辑说:“我们没有人想看到报纸继续沉沦,我们不可能成为这座城市的主要新闻来源,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可能,现在我们全公司才十一人。” 今年全公司的人事预算虽比去年多了廿万美元,提高至八十万美元,并且计划招募更多全职记者,减少对外邀稿,但因人员不足,两位高级主管也须一人当两人用,刘易斯要兼写政治评论专栏,而多诺休则要撰写深度调查采访报导。
“圣地亚哥之声”目前每月的网页浏览人数仅有一万八千人,而新成立的非营利性质、规模最大的都市新闻网站如“双城明尼苏达邮报”(MinnPost in the Twin Cities)或“圣路易电台”(St.Louis Beacon),也仅有廿万人次左右,几乎只是各大城市主要报纸浏览人数的零头而已。 (中新网11月2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