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建华
在市场起爆前一两年并购最理想,太早难熬盈利,太晚机会错失
在全球性金融海啸到来之前,SP行业已经经历漫长的冬天。几大巨头先后陷入困境,TOM退市,空中网换帅,灵通贱卖,华友世纪(Nasdaq:HRAY)也产生较大财务亏损,2007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3160万美元。进入2008年,华友SP业务在迅速恢复,一季度获净利润490万美元,预计第四季度和2009年度,华友SP、音乐、影视等业务拓展迎来春天。
在SP寒冬中,在金融海啸中,企业如何逆势突围?华友集团解决方案是:利用手中约7000万美元的充足现金,通过并购、自建等各种手段,向上游收购数码内容制作公司,向下游收购或拓展以移动终端为核心、包括有线互联网在内的数码内容渠道。
遭遇拐点业务下滑
成立于1999年的华友集团,借助互联网及手机迅猛发展的东风,很快在彩铃、彩信等领域挖到了第一桶金。2005年2月4日,华友集团旗下公司华友世纪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遭到信产部和中国移动的大力整顿,SP行业一落千丈,不少中小SP被迫关门。华友集团同样也无法逃脱行业大萧条,业务2005年底开始走向下滑。
“实际上,做企业起起伏伏,是很正常的。最困难最睡不着觉的时候,是业务到了顶峰,然后遭遇行业拐点要下滑的时候。后来,亏损成为现实,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华友集团董事长王秦岱在接受《经理人》杂志专访时说,“对一个企业掌门人来说,事后最关键的是,静下心来,想清楚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并鼓舞团队和员工一起,共渡难关,把公司重新带回辉煌。”
向数字娱乐转身
彻底离开SP行业?还是在SP行业里寻找下一个蓝海?华友集团当时的分析是,华友的最大优势有两个,一是数码内容研发和数码内容的渠道,拓展必须基于自己现有优势,渐进式地进行,而不能搞革命。二是华友手握大笔现金,这不仅能帮助华友抵御行业寒流,而且华友能利用这些资金收购整合低潮中的行业,通过逆势并购来发展新的业务。
在这个战略下,2005年10月华友集团正式实施数字娱乐战略拓展,开展了一系列收购动作:2005年11月华友集团投资成立华友数码传媒公司;2005年11月华友集团收购飞乐唱片,并更名为华友飞乐数码音乐;2005年12月华友集团战略投资华谊兄弟音乐;2005年12月华友集团全资收购手机游戏公司—上海岩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华友集团战略投资鸟人艺术。
华友集团自2005年来在数字音乐产业链包括内容制作、数字渠道建设、宣传推广等环节总投入2.3亿元。华友集团旗下已拥有华友数码传媒、华谊兄弟音乐、华友飞乐唱片、鸟人艺术、金信子音乐、台湾种子音乐6大唱片公司,签约50多名一线歌手及其演唱的所有歌曲版权。目前,华友音乐拥有包括羽泉、张靓颖、周迅、李小璐、尚雯婕、杨坤、黄征、BOBO等和杨臣刚、香香、S翼乐团、张振宇、胡力等最全面的音乐种类和艺人资源。华友集团既开展传统唱片发行、文艺演出、广告代言等业务,更创新向移动运营商、电信增值服务商销售自有版权歌曲等新商业模式。
在市场爆发前夜收购
2008年9月25日,华友集团斥资2100万,通过旗下公司收购了台湾著名唱片公司种子音乐,获得60.08%的股份。
种子音乐成立于1995年,旗下曾拥有过张信哲、林忆莲、周传雄(小刚)、陈冠宇等享誉华语乐坛的歌手。目前种子音乐旗下拥有光良、吴克群、江美琪、许茹芸、温岚等等知名歌手,出品过《约定》等数百首广受流行的歌曲。
王秦岱对《经理人》杂志表示,未来3G时代,手机传输速度大大加快,无线娱乐内容需求将急速增加。手机音乐下载是最先成熟的盈利业务,游戏紧随其后,三五年后是手机视频,包括1到3分钟的手机剧、手机短片和手机电视。这些业务都正在成为华友集团着重发展的战略性数码娱乐内容。
当然,作为电信行业出身,3G说了很多年了,始终没成为现实,现在3G牌照已经发放,并且开始试验推广。“进入一个新行业,进入太早你熬不到盈利那天,进入太晚没你份了。我现在逆势收购的逻辑是,在市场出现盈利拐点前一两年进入,而不会提前三五年。”王秦岱说。
拓展的关键是“人”
毛泽东主席教导: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关键。
很多企业实施业务大拓展,虽然战略方向正确,最终却落于失败,根本问题出在“搭班子”上。华友集团的二次创业,也是创新业务突破和革命队伍形成的过程。
在王秦岱看来,团队的自然更新,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对企业来说,更关键的是,如何找到真正懂行的新业务骨干人才。在华友,发掘新业务核心人才,可谓不拘一格。
通过内部提拔,外部延揽,华友集团正在形成二次创业精英团队。有手机增值业务高管,有来自台湾的音乐专业人士,有娱乐经济博士,有明星经纪人,还有人力、财务、法务等等专业团队。
在王秦岱看来,华友今天的拓展之路,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这过程中,需要毅力和勇气。“往往最成功的企业,不是最早想出来做这个事的企业,而是最坚持不懈努力的企业。”王秦岱胸有成竹,志在必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