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年多前的那次经历,花花(化名)依然怒火中烧。
那是一个平常的周末,他和朋友一起到网吧玩QQ游戏,结果,刚打开QQ游戏大厅,就看到一个弹出窗口:为庆祝游戏人数突破300万,QQ送大礼包。
花花想弄个QQ秀,这是他这个年纪孩子的共同爱好,于是,他点开窗口将自己的QQ号输了进去。
不久,就有人给他发消息:“恭喜:您的QQ账号已被系统自动抽取为《2007年黄金四月》中奖幸运用户,您将获得腾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送出的奖金以及奖品。请登录网站XX,您的领取验证码是……花花随手点开网站,把验证码填上,让他感到惊喜的是,系统提示他:中了二等奖,奖金为18000元钱和诺基亚N80手机一部!
但是,要拿到这笔大奖必须先汇600元钱,沉浸在喜悦之中的花花没有多想,他向同学借了450元,汇了过去。
但很快,系统提示他再汇1800元担保金,可怜花花还是学生,哪里还有那么多钱呢,他就和网上的客服电话商量,对方没有商量余地,糟糕的是,连刚汇的600元也不退了!
“很快,我知道被骗了,当时真是气得吐血啊!”花花说,为此他在好几个百度贴吧里发帖,讲述自己的受骗经历,告诉人们不要上当,但让他诧异的是,冒充QQ的各种骗局还是十分嚣张。
“腾讯公司为什么不出面澄清一下呢?”花花对QQ十分不满。
网络诈骗产业正在蔓延?
花花的经历,正越来越多地被互联网用户所遇到,网络诈骗,正从单兵作战向有组织的团伙作案发展,一个利用监管漏洞的网络诈骗产业正在成形。
10月底,《每日经济新闻》的读者刘先生投诉称,最近他接到一个“淘宝客户服务部”打来的中奖电话,称“中奖者可以通过100元的超低价格购买到价值500元的购物券。”
由于之前看过不少类似以“中奖”为名的诈骗报道,再加上对方电话无来电显示,这引起了刘先生的警觉。
在匆匆应付之后,刘先生迅速以“淘宝客服电话是多少”为关键词谷歌了一下,结果让他大吃一惊,“页面上充斥着大量虚假电话,不少电话一看便知是骗子留下的。”
“这不可能是一个人干的,肯定是有一个组织在背后操控。”刘先生说。他的依据是,一个人不可能在那么多地方发帖或者制造链接。
事实上,在今年7月,深圳警方刚刚抓获一起网络诈骗的窝案。事后查明,6名只有16岁左右的少年被人雇用,在深圳市福永一出租屋内,利用盗号软件在互联网上盗取QQ密码,再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进行诈骗。
而让人震惊的是,专门有人给这六名少年租房居住,让他们进行诈骗,而这六个少年之中又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发布虚假信息,有人负责电话联系,每天还分上下班时间,俨然公司化运作!
与此同时,和网络诈骗信息泛滥于网上对应的是,通过网络诈骗的金额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本文导航
- 虚假信息诈骗泛滥互联网
- 虚假信息诈骗泛滥互联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