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新C2C平台“有啊”已经对淘宝发起全面进攻,这将是一场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战争。
李黎/文
郑立强是厦门斯波帝卡服饰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经理,最近他和一些做互联网销售的朋友都接到了百度的邀请,配合百度新的C2C平台进行内测。斯波帝卡是淘宝商城男装销售第一名的企业,尽管如此,他们同样希望尝试新的销售渠道,何况百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平台。
百度在10月8日正式公布了其C2C平台的名字“有啊”,与此同时,淘宝在北京召开了未来5年的战略发布会,两家本土互联网巨头在网络零售领域的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We have everything here”,是百度对其互联网销售平台有啊的英文标语,它可以形象地表达出百度有啊的定位,即以丰富多样的商品,聚合网络交易的人气,最终形成一个繁荣的互联网零售商圈。从百度陆续推出的聊天工具百度Hi、支付工具百付宝等产品,不难看到百度正在着力于构建互联网销售的核心主体部分,成为一家互联网销售的基础服务提供商。
实际上,当记者登录百度有啊近期大肆演练的内测网页时,若不是绿色的主色调有别于淘宝的橙色主打色,恍然间犹如看到了又一个淘宝。广告位推荐、商品分类、品牌陈列等网页设计都和淘宝类似。
对于这个即将破茧而出的竞争者,淘宝在公开场合表现出了龙头老大的大度:“我们爱竞争。”但是私下里,龙头老大却显得倨傲:“百度出过3倍的价钱挖我们的人,也很难挖去。”淘宝的自信并非一厢情愿,CNNIC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淘宝以81.5%的网络购物渗透率,将易趣和拍拍这另外两家C2C网站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后两者的这一数据分别为8.4%和7.2%。
但正如郑立强们所言,尽管目前百度更像是简版的淘宝,但他们并不担心百度有啊的发展速度,这个中国最大的流量分发器是淘宝最大的潜在威胁。
百度的选择
在百度闭关修炼C2C的这些日子里,淘宝内部也在紧张地猜测中。对于百度的C2C平台,外界猜想其模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建立平台,一种是建立联盟,两者都是倒流量,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相当于自己开商场招商,另外一个则没有平台,搞加盟。
具体而言,前一种是像淘宝一样搭建一个互联网零售的交易平台,发展买家卖家到这个商圈来交易,百度并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而是进行互联网交易的基础环境建设;后一种则是建立一个商业联盟,百度仍然扮演流量分发器的角色。即所有商家建立自己的独立网站,或者百度帮助广大的中小企业建立独立网站,百度作为组织者建立一个商业联盟,提供一个独立的商品搜索页面。当消费者在百度进行商品搜索的时候,百度会把搜索的结果导向这些联盟成员那里,作为竞价排名的一个延伸。
商业联盟的模式,同为搜索引擎的谷歌在美国就有类似的B2C商城——与其说是互联网零售平台,还不如将其看成Adsense的延伸。谷歌商城的首页并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仍然是一个简单的搜索框和一些商品的品类。当点击某一品类后,消费者将进入到一个列满了某类目商品的目录页,这些商品都来自于各独立网站。若消费者看中某种商品点击进入,谷歌仍然是按照一系列的按效果付费的盈利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谷歌没有为交易双方提供支付工具,因此说到底赚的仍然是广告费。
按道理说,百度建立一个独立的商品搜索页面,同时建立一个商家联盟,只要是联盟的成员就能够在搜索结果中得到体现,而且也能继续按点击付费的商业模式获得收入。这对百度来说,是所有切入互联网销售市场的途径中,成本是最低的。
就在外界普遍猜想,百度很可能选择商业联盟的模式进军C2C时,百度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成本更高的平台模式。而花了5年时间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淘宝王国,自2003年创立初期坚持免费政策以来,淘宝在基础架构投入上就超过30亿元。百度若是要做到淘宝今天的规模,也得如淘宝一般按部就班——丰富商品、培养人气、进行基础架构建设,包括各种交易工具的完善,比如支付工具和IM工具。目前淘宝的支付宝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用户数超过8000万。百付宝仅仅是一株刚萌芽的小苗,而支付工具则是网络交易双方诚信的重要保障。
即便如此,百度也是在这场平台模式竞争中最有实力和淘宝抗衡的。百度的盈利支持并不比阿里巴巴对淘宝的支持力度弱,何况在百度看来,网络购物市场淘宝一家独大的局面并不正常,处于过剩制造困境中的大量中小企业才刚刚被互联网销售的概念煽乎起来,市场和商家都还远不成熟。更长远地来看,做交易平台,可以将百度的广告盈利模式拓展到控制互联网交易的价值链,这也意味着未来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淘宝现在做什么,我们也将做什么。现在百度就是个跟随者。”百度C2C平台的一位管理层人士说。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现在可以把百度看成就是淘宝的一个克隆者。
从组织架构上,百度C2C平台是百度集团下独立的业务事业部,在未来则类似于淘宝之于阿里巴巴集团。从这也能看出百度对有啊平台的重视程度,也许李彦宏与马云对C2C的未来都有着同样的野心,那就是未来能够分拆出一个可以单独上市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