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消费者来说简单、诚信的支付宝如今却让一些银行头痛不已
电脑报记者 黄旭
这是一张尴尬的信用卡。
对于整日“囚禁”在上海陆家嘴高档写字楼中的罗小姐而言,使用信用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上进行购物、机票乃至游戏币的付款已成为生活消费常态。按照支付宝最新计划,罗小姐甚至可以在线支付水电煤气费用。
这并非什么好消息,因为两个月前罗小姐发现自己的民生信用卡不能在支付宝上交易了。罗小姐在询问了银行后,才知道民生银行已和支付宝中断了合作。“那这信用卡对我还有什么用?”罗小姐说。
“截至今年8月,民生信用卡发卡量已经超过了600万张。”民生银行信用卡一位营销人士透露。这意味着, 600万张持卡用户已无法通过支付宝进行网上交易。
选择退出的还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上述银行的信用卡目前都不支持支付宝交易。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也对信用卡网上支付做了限制。
作为国内融合B2C、B2B、C2C的最大交易商城淘宝网的专属支付平台,支付宝的用户目前超过1亿,其命运关系到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它为何成为令银行头痛的伙伴?背后与银行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支付宝曾是银行手中的“宝”
从支付宝网站上可以看到,民生银行信用卡不支持支付宝,此外支付宝也发出了套现处罚通知
今年7月15日,中信银行在网站公告栏挂出一份通知。通知称:将从当月18日开始,对使用中信信用卡通过支付宝进行的互联网交易,收取每笔人民币5元的手续费。
长期以来,信用卡在支付宝上进行交易时,持卡人无须支付任何手续费,中信银行开先河之举引起轩然大波。“我们的投诉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该银行信用卡中心一位客服人士回忆说。
10月28日,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支付宝与中信银行磋商后,对方已停止收费措施,目前双方合作并未受任何影响。据了解,中信银行该项措施在巨大争议下很快在公告发出3天后就悄然终止。然而,这只是银行与支付宝“分道扬镳”的开始。
10月28日,记者登录支付宝网站,发现目前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等均不支持支付宝信用卡交易。
“我们还有50多家合作银行,说许多银行退出那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大多数银行都还与我们有合作。”淘宝公关部负责人对记者说,“更何况,我们理解这些银行的做法,他们很可能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不过,根据记者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支付宝的合作伙伴大多是温州银行、青岛银行等地方性银行,此外尽管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仍然支持支付宝交易的银行,也设置了自己的信用卡交易门槛。招商银行支付宝上单笔消费上限不超过500元;光大银行也规定单笔消费和日累计消费不得超过300元。
对诸多银行来说,与支付宝合作的甜蜜还历历在目。从2006年3月开始,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10多家银行在短短几个月内相继携手支付宝,共同开拓中国电子商务市场。
2006年9月,在阿里巴巴“中国网商大会”举行期间,陪伴在马云周围的都是各大银行的老总。
一位电子商务专家对记者称,一方面说明支付宝的强势,另一方面支付宝成了各大银行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彼时,适逢各大银行开始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与信用卡业务,银行希望借助支付宝整合其无法覆盖的众多持卡人和小商户,而支付宝则渴望增加活跃用户的数量和忠诚度,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
支付宝2003年诞生时只是淘宝旗下的一个部门,5年过去,数字已经证明了支付宝炫目业绩:截至今年8月,支付宝宣称其用户已超过1亿,日交易总额超过4.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超过200万笔。作为国内电子支付行业的领头羊,支付宝已经占据了市场份额的76.2%。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也是中国信用卡业务和电子银行飞速发展时期。
然而,任何大戏的主角有其绚烂的风光,背后也必有其道不尽的苦辣酸甜。支付宝亦复如是。
本文导航
- 银行恐慌症爆发:逃离支付宝
- 支付宝免费模式让银行输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