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看电影
有4万多家网吧愿意每年向为之提供影视内容的网尚文化支付3000多块钱的版权费用,这件事表明,还真有不少人会在网吧里看电影。
文|CBN记者 蒋洁
在10月10日宣布并购捷报网“网吧乐园”业务之后,数字影视娱乐内容服务提供商网尚文化集团(下称“网尚”)收编了捷报1万多家网吧。易观国际分析师肖珺估算,其网吧用户将跃升至4万家左右,行业领头羊地位得以巩固。
这家IDG投资2000万美元创办的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从影视制作方手里拿到数字版权,然后分销给网吧,观众无需为在网吧看电影支付费用,网吧则每年要向网尚交纳年费。对于计时收费的网吧来说,除了游戏,影视是另一个能够让用户长时间呆在网吧的方式。
宣布整合捷报还不到一周,网尚就发布了全线产品调价的公告,在其加盟网吧中使用最广泛的全频道产品由3600元涨至8000元/年。
网尚董事长、5年前还在做传统电影的发行营销策划的黎峰偶然发现网吧里竟然也在放电影电视剧—当然这都是下载或者拷贝进去的盗版。随后他发现在很多二线城市,以往在人们印象中藏污纳垢的网吧已经逐渐变成咖啡馆式的消闲娱乐场所。对于网游而言,这是一个金矿,同样影视观赏应该也可以有所作为。
一开始,他只是将手上现有的影片资源在网吧以卖点卡的方式再次销售。随后他就想尝试在网吧进行新电影的同步发行。
2004年,小成本艺术电影《来了》第一次选择了网络发行这种方式,并通过网尚在网吧举办了首映式。黎峰把传统发行的模式—从首映式到张贴海报,整套移植到网吧里。当时上海平均电影票价为40元,网尚推出的电影点卡每部片子2-5元,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网吧的人如果不看盗版,也不会进电影院,网吧人群和影院人群完全不相重合。”黎峰发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当时网吧观影人群比例仅为5%-8%,游戏占用了网吧人群的主要上机时间。
“我们不仅要做电影的网络分销渠道,而且要做他们的网络推广渠道。”这是黎峰在这种情况下想出来的吸引内容制作方的办法。2006年6月,网尚与香港美亚电影公司合作,在内地网吧同步发行香港暑期大片《新扎师妹3》,作为内地院线上映前的推广预热。最终这部片子的网吧票房收入超过50万元。
黎峰还发现,在网络上,看电视剧才是主流需求,而不是电影。一集又一集环环相扣的剧情可以让网吧的观众数小时粘在座位上,与之相比,一部一个半小时时长的电影在网吧里平均观看时间只有45分钟,因为观众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拖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