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完游戏装备的账号,突然就被停用了”,“用了两年的游戏号,里面还有几百块钱,一下子就被莫名关闭了”。不少玩家反映,目前的网络游戏世界太没“规矩”,自己的权益根本难以维护。来自市消委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份,该会共收到互联网方面的服务投诉共260宗,比上年同期增长276%,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网络游戏服务的投诉。
玩家账号频遭封杀
王先生是某游戏玩家,已经玩此游戏2年多,拥有两个账号,且两个游戏账号都充值为黑钻会员(20元/月)和价值几百元的游戏点卷。可是最近有一个账号被突然封停。王先生打电话要公司给个说法,公司方面告知是因为他使用了第三方软件。
同样被游戏公司“欺负”的常先生也非常生气,他从2000年开始加入某公司代理的网络游戏,可是最近该游戏公司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强迫将其账号下线,此后游戏频繁出现掉线情况。据了解,账号被封一直以来都是网络游戏投诉的焦点问题所在。网游中外挂的横行,运营商大力打击外挂,封杀使用外挂账号;每次运营商大规模打击外挂,消委会就会产生大量投诉,反映账号被误封。
在一些网络游戏中,玩家通过购买账号和“点数”上网游戏,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升级游戏角色,获取游戏装备。徐先生是某网络游戏的高手,游戏级别已经练的很高了,可是今年7月份,他发现许多游戏装备突然不翼而飞。
网络游戏亟需规范
“由于在网游维权方面没有可遵循的法律法规,网游玩家的权益保护到目前为止基本还都是按照‘行规’行事,一旦发生纠纷,玩家的利益将得不到保障”,市消委会一位负责人指出。
据了解,消委会在调解网游投诉时,往往因为“虚拟装备”不是实物资产,难以给予用户一个明确的界定。而公安网络稽查机关虽涉及网络管理工作,但主要是监控网络“黑客”攻击及违法宣传等。因此,究竟由哪个部门来具体处理网游运营中的“剽窃”、“盗用”等问题,现在尚不明晰。
玩家们都亟待网游管理能尽快规范,比如封号问题,由于没有相关标准,执行时又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建议针对玩家的违规行为,将封号问题规范化,形成业内标准,各游戏运营商按照该规定进行,减少玩家与企业之间的纠纷。
一位网游资深玩家在网上呼吁,在游戏市场规模如此巨大的情况下,相关法规的欠缺不但使产生纠纷时无法可依,因此有必要加快相关立法,尤其是虚拟财产方面的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