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中国创业投资2008年第三季度调研报告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回归理性,募资热度消退,投资水平大幅回落。
本土基金开始“唱主角”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7家中外创投新募集20只基金,其中,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额仅为4.92亿美元,与上季度相比新募基金数量减少了一半,募资额下降了83.7%;与上年同期相比,新募基金数量增加了7只,但融资额减少了62.8%。第三季度,本土创投新募基金数和新募资本量均超越外资创投,成为中国创投市场上的主角。第三季度,共有14家本土机构募集了16个人民币基金,募资总额3.91亿美元,分别占新募基金总量的80.0%和79.3%,其中有12只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参股设立的。
从投资方面来看,有109家企业得到创投机构的资金支持,已披露金额共计7.88亿美元,较上季度有明显的回落,投资案例数减少了50起,投资金额降低了34.6%。本季度,投资格局出现新的变化与特点:在行业投资基本格局未变的同时,广义IT行业的投资明显降温,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占比均降至35.0%以下;扩张期企业占比仍过半,初创期企业投资回暖;投资规模倾向中小额,大额投资更加谨慎;本季度退出交易陷入低迷,境内资本市场仍然担当主要退出渠道。
创投机构生存环境不佳
同时,资本市场仍未能走出金融危机的巨大阴影,使得第三季度境内外IPO节奏放缓。今年第三季度,共有28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30.55亿美元,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额均达到近3年同期的最低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融资额下降86.1%,上市数量下降62.2%,平均融资额下降63.2%。28家上市企业中,有10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上市,共融资10.6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市数量同比减少70.6%,融资额同比减少85.9%。
此外,受累于市场环境的恶劣走势,本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开始步入清淡,IPO退出交易降至近3年来同期最低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正面临着近年来最为艰难的时刻。
本报记者 连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