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网络SNS逐渐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拖下水”的时候,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也将目光瞄准了这只潜力股。
2008年10月15日,新联通公司挂牌成立,公司定名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伴随中国电信业成长达6年之久的中国网通谢幕。就在此时,由中国联通一手策划的SNS社交网站——u-powerbook.com悄然上线。
在此之前,中国移动已经先行一步,中国移动名为“139.com”的社交网站已经上线。10月13日,原MySpace中国CEO罗川加盟中国移动旗下互联网公司139互联,出任副总裁职务,而据消息,中国移动另外一个SNS网站(mspaces.net)也进入了测试阶段,中国电信在接手CDMA网络后也在尝试社区平台业务。
之所以运营商看上社交网络的原因正是后者具有的巨大用户黏性。
运营商介入引发市场变局
单纯从域名上来看,不难看出运营商在初期试水时采用的跟随策略。中国联通的u-powerbook与FaceBook相近,而移动的mspaces与MySpace接近度则更高。从使用界面来看,u-powerbook也与FaceBook十分相似。
据中国联通内部人士透露,这个网站从2008年年初就开始策划,主要针对使用手机的年轻群体,整合了邮箱、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实名社区和积分商城等业务,目前,联通新势力用户和定位年轻人的SNS网站已经上线公测,并在中国联通官网正式推荐。此外,该SNS网站相关业务已经在辽宁试点约4个月,发展了20多万联通用户,并计划在江西等省份进行试点。
此前,中国移动投资2亿用于发展以旗下首个SNS网站“139.com”为主题的互联网业务,还计划将139社区提供的手机邮箱、手机即时通信等功能植入定制手机。关于正在测试阶段的mspaces中国移动方面表示暂时不便公开上线时间。
已经获得CDMA网络的中国电信也在积极推进手机与传统互联网的融合。近日中国电信与北京神州恒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进军3D(三维立体)社区平台,并与该公司合作共同推出虚拟3D时尚社区——ChinaQ。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随着高端手机普及率较高和3G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强,未来二网融合将日渐成形,并在相关应用方面逐步趋同;SNS用户将可以通过移动和PC平台轮换式地进行之间的沟通。
因此,运营商的介入将加快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有可能打破现在SNS社区网络市场的竞争格局。
2008年全球社交网站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受此影响较大。目前国外SNS社区网站已有FaceBook、Xing、Myspace、Cyword等相继进入中国,给中国本土的校内网、海内网、占座网等SNS网站带来一定的影响。
此时,电信运营商进入SNS社区网络市场,无疑会给这个本已竞争激烈的市场带来更多变数。
借用户优势角逐SNS
根据中国移动最新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业绩,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529.96亿元,已占到总营运收入比例27%。艾瑞咨询在《2007~2008年中国移动增值行业发展报告》中认为,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长率逐年递减,核心业务增势疲乏,收入增长更多由新兴业务带来,传统的电信及增值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移动对业绩增长的要求,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移动将竞争优势从手机端扩展到PC端,多元业务内容提升盈利能力。
过去几年中,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经历了从客户品牌打造到服务内涵深化,再到对用户数据的深入分析与挖掘的转变。由此可以看出,电信业的目标显然不是仅仅做一个连接PC平台与手机平台的“通道”,而是要成为用户的中心,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变革。
电信运营商们一直寻找互联网进入机会。盛博咨询认为,即时通信、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电子支付到现在的SNS可能会成为近5年的引擎业务,他们将成为未来生活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所谓可以推动平台或生态系统的业务。
3G门户总裁张向东表示,运营商介入SNS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SNS网站所要求的是真实的用户信息,而这正是运营商多年以来积累的用户资源所具有的最大优势。运营商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左手握有通道,右手握有客户,将其结合起来成为SNS无疑是水到渠成的事。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移动此次开拓SNS社区网站携带了4.2亿用户,中国联通背后的用户数量也达到了1.2亿;中国电信除获得了CDMA网络4200万用户外,原本的宽带用户数量也有3500万。
通过互联网服务加强用户黏性同时也是运营商之间竞争的一种手段。据中国联通内部人士透露,推出该社交网站的目的是,在电信重组后增加自己在争夺用户方面的竞争力,因为转投其他运营商将增加用户的转网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