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B2B“寒冬论” 环球市场逆市圈地
本报记者 王晶
对环球市场集团(GlobalMarket Group)来说,把香港三大B2B网站中的两个收入囊中,只是集团扩张的第一步。10月9日,环球市场宣布完成了对香港的两家B2B公司——TradeEasy.com(香港上市公司易贸通的B2B业务)以及MarketPlace的收购。
据记者了解,对TradeEasy.com的合并是以现金收购,金额为3200万港币,对MarketPlace则采取了股权置换方式合并。
10月15日,环球市场集团总裁凌风向记者表示,整合工作已基本完成,“合并两家公司后,集团在2008年的业务增长将达到200%左右”。凌风认为,增加了“左右臂”的环球市场,其买家资源由36万增至90万家,合并将对现有的B2B市场格局带来一定影响。
这一天是第104届广交会开幕的第一天,在业内普遍认为的“寒冬论”下,热闹的场馆里头,阿里巴巴、环球资源和环球市场等B2B平台公司纷纷使出了自己的应对招数。
阿里巴巴率先抛出“援冬计划”。其内部人士告诉记者,B2B公司正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推广,“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开始获得更多来自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新兴市场的采购订单”。而环球市场反馈的信息表明,客户的业务范围逐步拓展至美国及欧洲之外的新兴市场,例如“来自南美、东欧、印度和中东地区的业务额,自年初以来增长幅度很大”。
由于环球市场尚未上市,凌风对集团的供应商数量及业务收入的具体金额皆不愿披露。他只是表示,去年营业收入在“几个亿”的级别,但区别于其它B2B网站专注于4300万中小企业,环球市场只专注于国内10万家高端企业,“这样才不会受寒潮的影响。”
从“打架”到“言欢”
对于此前两家公司的合并,凌风表示整合工作已经告一段落,集团已把各公司的财务部和IT部“三合为一”,目前尚未完成的是整合各家公司的供应商和海外买家的资源库。
“在业务流程方面,三家公司的差异不大,模式相似,都是把中国的供应商介绍给海外的买家,然后通过一个网络平台,促成双方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在业务重组方面力度并不大。”至于另外两家公司如何融进环球市场,凌风表示,环球市场有个GMC(环球制造商认证)系统,另外两家公司将把整个业务纳入到这个系统中,进一步提高供应商的门槛。
据悉,两家公司的原CEO叶国祥和陈冠英将分任子品牌TradeEasy和MarketPlace的CEO,并照常主持原有的香港公司的业务,但这两家公司发展的业务将各有侧重。
合并以后,环球市场集团的海外买家增长至90万家,集团下的GlobalMarket品牌主要在灯饰、家电、消费电子、家具、五金、建材、能源等行业发展,而TradeEasy则延续原有的服装服饰纺织品和礼品用品方面的优势,MarketPlace将继续专注于家居用品和电子零配件及消费电子方面的优势。
此前在香港,易贸通与MarketPlace一直争得水火不容。“我们之前经常打架。”MarketPlace CEO 陈冠英称,现在大家已经握手言欢,并将敞开三方的资源,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局面。
对于合并的谈判,叶国祥称与凌风只谈了15分钟。叶国祥表示,对于易贸通来说,拓展内地的供应商也一直在尝试,但效果不理想,“所以我们选择了与内地的机构共同发展,这也是我们愿意被合并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