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近日的一项调查表明:在629名地方党政县处级以上领导中,25.28%的经常上网,41.67%偶尔上网
●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官员上网,表明领导干部更愿意听真话、查实情,执政风格越来越亲民、自信、开放
●在信息时代,要把运用网络等新媒体的能力当作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参照
领导干部是中国2.53亿网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从中央到省部级领导、市县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网友”
网友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集中人民群众智慧。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胡锦涛
省部官员“网事”
- 2003年12月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李肇星,在中国外交部网站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他说:“万人上网聊天其中必有我许多的老师。”
- 2006年3月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做客人民网时说,河南人的形象本身就是很好的。
- 2006年7月
刚刚履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刘奇葆,在面对全区各厅局和各市主要领导讲话时袒露,网友的留言给了他很大压力,同时也给了他很大动力。
- 2007年2月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红网论坛用实名注册,发帖向网友拜年。
- 2007年3月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做客人民网说,决不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 2008年2月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不上网不能算是现代化领导。
- 2008年2月
春节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通过网站发布《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邀网民“灌水”“拍砖”。4月17日上午,汪洋和黄华华在广州珠岛宾馆与26位网民见面。
- 2008年3月
教育部部长周济做客人民网说,实现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 2008年4月
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做客新华网。卫留成说,他其实也是一位网友,几乎每天都上网,以浏览新闻为主。
- 2008年7月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人民网说,新闻出版事业有长足发展。
领导干部上网,已成为近年来中国政坛一个新气象。
近日,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的一次调查问卷显示,在629名地方党政县处级以上领导中,25.28%的干部经常上网,41.67%的干部偶尔上网。近70%的干部有“触网”的经历。
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干部纷纷上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在网上的一言一行,为网友瞩目,也为世界瞩目。他们的“网力”——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作的能力,也进入人们探讨的视线。
① 上网成常态
公布邮箱、开设博客、实名发帖、网上问计……从东部到西部,从省部级干部到县处级干部,领导干部网力不断提升,上网逐步成常态
“敬爱的陆书记,借读费什么时候才能退呀,不会只说说就算了吧?”
简洁,直白。这是网友近日在人民网上给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的留言。
虽然主政欠发达省份,陆浩近期在人民网的网友跟帖数量激增。原因在于陆浩与网友的互动:9月1日,他回复网友,表示认真对待网友留言中的建议和问题。9月3日,他针对网友反映的某些中学乱收费问题作出回复。
陆浩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委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实名上网,邀请网友“灌水”、“拍砖”;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以实名发帖给网友拜年;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网上问计,840多万网民在线参加“约会”……
市、县各级干部也掀起了“网上风云”。从5月14日实名上网至今,湖南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收到网络信访投诉举报145件次,公布投诉件调查结果15件,被媒体誉为“网络反腐第一人”。时任海南省澄迈县县长的杨思涛(现任该县县委书记)2006年10月开通“网上信访”,两年来直接答复网民问题400多次,处理网上信访件460多件。
网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官员把网络作为表达平台。2007年,江苏宿迁81名副处级以上官员开博,广东中山市政府副秘书长等8位官员开博。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说,2003年来“强国论坛”做访谈的厅局级以上官员不到30人次,2007年增加到180人次。
② 上网动力
了解民情、联系群众、发扬民主、推动工作……领导干部上网,远远超出了读报、看新闻的概念
为什么官员开始热衷上网?
“一来将纪检信访举报工作触角延伸至网络中,以拓展信访渠道,提高数量和质量。二来我还可以在网络上听到现实生活中听不到的一些比较真实的群众声音,了解民情民意,改进工作不足,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杨平道出自己上网初衷。
“一个上网、知网、懂网的领导干部,信息更灵,眼界更宽,更了解社情民意。上网还能增加干部号召力。那些敢于、善于跟网民交流的领导干部,可能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官建文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曾两次与网友在线交流,其言行网民自发传播较多,在人民网省市区领导人留言榜中,网友留言最多。
国家信息化建设长足进步,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民的疾速增长,是官员上网浪潮的背景。最新一期调查表明,中国网民达到2.53亿。专门研究网络的清华大学博士赵曙光说,绝大多数网民的素质不像人们通常描述的那样,是“盲目的”、“情绪化的”、“幼稚的”,而是热情、理智、有智慧的。他举例说,在汶川地震发生后,针对一些电视台过度曝光灾区群众,网友第一时间就发帖指出媒体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灾区群众隐私和情感。
网友是智库。汪洋和广东省长黄华华在致网民公开信中说,“在应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中,许多网民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了支持我们决策的重要基础。”目前,湖南正在发动1000多万网民“大家谈”,开展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