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继晟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万瑞数据日前发布了《北京2008奥运会互联网传播效果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大大增强了网民的资讯消费能力,推动网络视频等应用快速发展。
资讯消费大大增加
《报告》调查显示,奥运期间,网民上网时长增长25%,平均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为3.39个小时,而其中的1.63小时花在了奥运相关内容上。以此计算,奥运网民平均每周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为23.8小时,依据今年6月底的数据,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9小时,相比之下奥运带来的网民资讯消费大大增加。
《报告》显示,21至30岁群体在互联网上花费时间最多,这个群体是在校大学生和白领聚集的群体,代表了互联网的现实消费力和潜在消费力。
近三成网民转换常用网站
调查显示,27.4%的网民在奥运期间较奥运前,最常用来获取奥运(体育)信息的网站发生了变化,这也印证了此前关于三线城市或成改变奥运网媒竞争格局主阵地的预测。而转换之后,他们对各网站的满意度略有提升。其中,关注互动性的网民最为满意,而关注准确性的网民的满意度最低。分析人士认为,这和一些网站为了追求速度而产生信息失真等问题有关。
网民行为的转变将给竞争者提供机会,也会给守成者提出挑战。调查结果意味着,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事件成为改变网站竞争格局的机会,如何抓住这种机会则是对网站的考验。
奥运视频大放异彩
赛事文字新闻、视频直播、图片是最受关注的奥运信息形式。调查显示,56.2%的网民最关注赛事文字新闻,50.4%的人最关注视频直播,47.6%的网民则最关注精彩图片。调查发现,11%的被访者,在回答偏好的互联网奥运资讯形式时,只选择了视频,他们平均每天在线时长3.32小时,而其中1.77小时用来获取奥运内容,而这1.77个小时中,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被花在奥运视频上。这是一个接近2300万的网民群体。值得一提的是,奥运视频版权保护得非常好,这对于网络视频的发展路径非常有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