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精明如默多克,
也没有逃过国际网络巨头中国本土化
过程中进一步退两步的宿命
文 《环球企业家》 罗燕
在MySpace中国的CEO罗川的个人页面上,最后一次更新是8月6日的《默多克先生到访聚友》:罗站在新闻集团CEO默多克和他高调的妻子邓文迪中间,笑容可掬。对于这家被定名为聚友网的全美最大社区网站中文版,这个罕见的合家欢场面无疑让员工颇感温暖。
但正如跨国公司“伴君如伴虎”的常识:每当全球老板造访,中国区负责人伴其左右的 风光时刻,也正是他们的“期末大考”。不久之后,关于罗川离职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外界的报道有误解,我还在MySpace工作”,虽然罗川向《环球企业家》否认了这一消息。但不乏迹象表明,变化已经发生。一名聚友网员工告诉本刊,罗川现在每天在聚友仅上班半天。甚至公司的CTO谭晓生也对本刊默认了这一变化:“这次调整应该是一个好的契机,我们会更踏踏实实做产品,做用户体验,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消息人士称,9月5日的董事会是罗川最后一次向总部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但看来并无收效。
尽管遭受了Facebook的有力挑战,但MySpace目前仍然是全美最大的社区网站。在被新闻集团收购之后,它的野心有了更强劲的资本支撑。因此,当2007年初,它试图把在年轻人中间的影响力复制到中国时,这个“web2.0超新星MySpace+新闻集团+MSN缔造者罗川”的豪华阵营不得不让人为之侧目。更引人注目的,是MySpace中国的独立宣言:罗川的股东身份和myspace.cn独立域名、独立运营。在诸多跨国互联网公司中,这似乎是唯一一例本地化决心如此彻底的公司。
可惜,MySpace还是未获得在中国市场的腾飞。这一年多时间里,在青少年市场,它非但没能撼动腾讯,还目睹了51用户数跨过2000万、并与巨人形成合作。在MySpace中国所注重的白领市场,又被开心网这样的后起之秀攻下。
且不论这样的业绩能否让新闻集团满意。Myspace中国内部人士证实,罗川离职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与总部关于网站如何发展的路线有所分歧。这个结果,也意味着MySpace中国的独立路线完全失败。有消息人士表示,MySpace中国甚至很可能被划给新闻集团中国区直接管辖。
遗憾的是,虽然邓文迪和罗川刚见面时就讨论跨国网络巨头为何接连在中国遇挫,但MySpace中国终究还是成为了这一失利阵营中的最近例证。
假象
为了摆脱跨国公司在华厄运的舆论氛围,成立初期,MySpace中国一直向外界传达一个信息:它走了不同于其他跨国互联网公司入华的“另一条路”。由罗川为首的创业团队共同投资和成立了麦斯贝(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这个创业团队占据三分之一的股份;新闻集团、IDG和田溯宁的中国宽带产业基金三大机构作为投资人向这个公司注资。因此,罗川表示,MySpace中国相当于一个创业公司,他得到了那些跨国网络公司中国负责人不曾拥有的关键武器:股东身份和运营自主权(见本刊2007年3月号《谁的地盘》)。
于是,表面看来,MySpace中国采用了myspace.cn的独立域名,并可以享受服务器在中国、自主招聘、可自行在原代码程序上修改等权利。而MySpace总部会从品牌、后台技术、运营经验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关报道:
百代唱片将加盟MySpace音乐阵营
MySpace创始人曾是黑客头目(图)
MySpace中国确认CEO罗川将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