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希望抓住二三线市场崛起的时机,改写网络招聘市场保持了将近10年的竞争格局。
胡媛/文
由黄健翔扮演吴刚,徐静蕾扮演嫦娥幽默演绎的“跳槽”广告在今年频频占据了地铁、公交、路牌、楼宇以及网络等各类媒体的大量广告位,挑起了网络招聘市场近几年来最大规模的广告战。而作为此次广告大战的始作俑者,智联招聘现在站在了网络招聘市场的风口浪尖。
就在不久前,智联招聘获得了来自澳大利亚最大的招聘网站Seek.com以及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银行麦格理集团有限公司共计1.1亿美元的投资,这个数目甚至远远超过许多公司IPO的融资额。而两家机构如此大手笔投资智联招聘,一方面是看到了中国仍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招聘市场,另一方面则是看中了智联招聘的成长潜力。
业内专家估算,目前国内网络招聘市场的年增长率超过30%,而过去3年,智联招聘一直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这让它成为网络招聘市场上升势头最猛的公司。在成立10年之后,如今手中握有重金的智联招聘又以挑战者的姿态掀起网络招聘市场的新一轮大战。
烽烟再起
今年第一季度,三大招聘网站的广告大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根据艾瑞咨询网络广告监测系统iAdTracker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智联招聘仅网络广告投放金额就高达1925.7万元,甚至超过中移动、UPS、联想这些传统的广告大客户。而中华英才网和前程无忧的广告投入也分别达到529.1万和246.6万。之所以在网络招聘市场突然发力,智联招聘CEO刘浩认为这个行业在中国还处于早期高速增长的阶段,还需要大量投入。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采用网上招聘的企业已经高达77.6%,而在欧洲网络招聘也已经取代传统的印刷招聘广告,成为企业的首选。但在中国,从1997年国内第一家招聘网站上线至今,招聘网站在中国的数量已经超过1600家,但网络招聘占整个招聘市场的比例只有30%。虽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4座城市经过10多年的市场挖掘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但一些二三线的市场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浩这样形容今天国内的网络招聘市场。在他的印象中,5年之前,类似济南、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还是“网络招聘的荒岛”。这些城市的招聘市场主要还由报纸和招聘会等传统形式把持,但现在这些城市正在重演2003~2005年一线市场的火爆情况。“有些城市至少会保持300%的增长率。”刘浩判断。
导致这些城市网络招聘市场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上网人口的不断增长,扩大了网络招聘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主要是从报纸和招聘会转过来的。“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吃招聘会和报纸市场,”刘浩介绍,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经理发现,网络招聘不仅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更重要的是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便捷程度大大增加。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中国整个网络招聘市场的发展,让这个行业骤然升温,一时间各路豪强纷纷杀入网络招聘市场。
今年年初,一家细分行业招聘网站在深圳最繁华的地段竖起6块户外大广告牌,并放出豪言,要用一亿元强攻网络招聘市场。除智联招聘近期融资1.1亿美元之外,中华英才网与美国最大的招聘网站Monster的谈判也已进入尾声,Monster将全资收购中华英才网,全面进入中国网络招聘市场。
目前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分列网络招聘市场前三甲,总计占据网络招聘市场72.1%的份额。但时至今日,招聘网站的盈利途径基本没有变化,依旧沿袭了网络招聘鼻祖Monster的模式,对投递简历的个人用户免费,而向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收费。“就是帮企业招人,这个市场的需求很直接,很难再去分解。”业内人士这样坦言。
由于盈利模式基本相同,服务同质化严重,一直以来,招聘网站主要通过大规模广告宣传稳固及拓展市场。随着竞争不断加剧,各大招聘网站在广告投入上不断创造的新纪录成为最主要的竞争门槛。“三大招聘网站处于正面交锋的状态,根本没有蓝海”。刘浩说。从2007年以来,招聘网站在广告投放的数量和密度上不断刷新纪录,尤其是智联招聘,在2007年投放的广告超过前几年的总和。而且智联招聘还与腾讯、网易、雅虎等7家网站签署了独家广告投放协议,在网络招聘市场开始全面进攻。
艾瑞的数据显示,近半年间智联招聘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从2007年11月份月度覆盖人数超过前程无忧以来,智联招聘已经连续5个月排在第一位,而壁垒式、大力度的广告投放策略是拉动智联招聘用户急速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智联招聘显然是希望抓住二三线市场崛起的时机,改写网络招聘市场保持了将近10年的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