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俯卧撑”到“叉腰肌”,从“”到“”,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语背后,既包含着网民智慧的火花,也是世道人心的另类表达。
本刊记者 刘佳
“今天你练叉腰肌了吗?”
“没有,我只是出来做做俯卧撑。”
如果你对开头这段对话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你不是很少接触网络,就是对社会公共事件缺少了解。如今,网络新语一个接一个横空出世,在网上迅速蹿红,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看不懂叫晕,支持叫顶,反对叫拍砖,强叫弓虽,无语叫。“网友们实在是太油菜(有才)了。”已有三年网编经验的大军可谓见多识广,可还是常常被网上的新语逗得乐不可支:“自从做了俯卧撑,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痛了,打酱油也有劲了。”“做自己的叉腰肌,让别人说去吧!”“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三个俯卧撑。”每读一条,都会引来办公室里笑声一片。
变话的游戏
每一个网络热词的变化和流行,都有一段“典故”。例如,“打酱油”出自一则电视新闻。一位普通广州市民在上街时,被电视台记者问及对“艳照门”的看法,他实在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关我×事,我出来打酱油的。”随后此言被不少网友奉为经典回复,“打酱油”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代名词。
“我撑故我在”、“轻轻的我撑起来了,正如我轻轻地俯下,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尘土!”从网友们戏仿的名言中,不难看出“俯卧撑”的火爆程度。事情的源头是“6·28”瓮安事件。在当事人李树芬溺水之前,与其同玩的刘某曾制止过其跳河行为,见李心情平静下来,刘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喊:“我走了”,便跳下河中。随后,天涯网友“流芳苑主”发表了《吃面要吃雪菜肉丝,运动要做俯卧撑!身体倍儿棒!》的帖子,被公认为“俯卧撑第一帖”,新任务“河边的俯卧撑”也现身魔兽世界。俯卧撑这个原本极其普通的运动摇身一变,俨然成了现代典故。
在大众享受奥运饕餮盛宴的同时,网络的流行新语也随之层出不穷,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叉腰肌”。 8月17日,中国女足在香河基地进行了奥运会的赛后总结,部分队员难忍出局的命运当场痛哭,场面甚为感人。但就在这种气氛中,最后一个发言的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却打破这种局面,指责中国女足简直就是“无斗志无能力”的反面典型队伍,并提出了一个专业名词——“叉腰肌”,他指出,中国女足身体肌群中最需要训练的是“叉腰肌”,但队员们并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个肌肉部位在哪里。
什么是叉腰肌?谢亚龙提出的这一专业名字,引发了网络上探究“叉腰肌”一词源流的热潮,也出现了以“叉腰肌”为主题的对经典广告词的戏仿。较为著名的有:“叉腰恒久远,一肌永流传。”“叉腰肌,大家练才是真的练!”“做叉腰健儿,人人都有机会……”
说起“谢亚龙下课”,如果你还以为那只是足球场上球迷的呐喊,那你已经OUT了。因为最近,“谢亚龙下课”已经代替“俯卧撑”成为了网上最热的流行语,甚至有网友抢注域名,创建了名为“xieyalongxiake”的球迷论坛,论坛中更以“谢亚龙请下课”、“中国足球改革”等标语作为主板的名称,留言跟帖的网友无数,甚至挤爆了这一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