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郎朗 广州报道
在央视国际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的优势资源在新媒体业务上劲收6亿元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称央电)也酝酿在新媒体业务上大展拳脚。
9月8日,记者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悉,该台在本月初的相关会议上已经明确了“以中国广播网为新媒体业务发展龙头,台网一体、付费电视、手机广播多向发展”的工作目标。
中国广播网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2007年大约有3.6亿元左右,但在与地方电台的市场竞争中并没有太多优势,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摆在其面前的难题。
据记者了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希望能将其所拥有的全国最大的音频节目资源,通过网络电台等新业务进行重新挖掘和发展,同时,其也希望抓住时机进入网络视频节目的制作和传播。
奋起直追新媒体业务
国内大型媒体集团涉足新媒体业务的关键之年在2005年。当年4月,上海文广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张全业务运营牌照,这拉开了国内新媒体业务竞争的序幕。一年后,央视国际、南方传媒集团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也相继获得了IPTV全业务运营牌照。
在IPTV业务开始发展的两年时间内,上海文广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模式在上海、黑龙江等地拓展IPTV业务,但是随着央视国际重组完毕,就开始了对上海文广的超越。
2007年,央视国际在吉林长春、内蒙古包头、北京市推出IPTV业务,宽带用户数达328万,并与巴士在线合资建立了移动电视运营平台,同时采取引进民营资本的方式开拓了手机电视、无线WAP等移动多媒体业务。2007年,央视国际的新媒体业务收入超过1.7亿元,已经超过了上海文广的相关业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国际仅靠分销奥运节目的网络视频转播权就获得了数亿元的收入,而且还获得了今后几年重大事件的视频转播权,成为国内传统媒体集团进军新媒体业务的领军企业。
很显然,央视国际模式的初步成功也对其它有条件在新媒体领域一展拳脚的传媒集团提供了样板。
事实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在2006年就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IPTV(含手机电视)运营牌照,希望寻找到差异化的新媒体发展途径。
在获得牌照的初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提出依靠后发优势迅速抢占IPTV等市场的目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关人士表示,“虽然我们启动时间上落后,却能借鉴其它几家的探索经验,并能把握住政策和市场逐步成熟这些重要因素,这反而成为一种优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希望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移动运营商进行合作,迅速占领市场。
在这种策略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发展初期就迅速成立了短信公司,从事短信、IVR、彩铃等增值业务。但是,截至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网并没有找到新媒体业务的突破口,其音频节目资源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在北京奥运会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本也希望能与央视国际竞争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的资格,但最终央视国际以超过2000万元的高价获得。很显然,对于每年收入只有央视3%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说,资金显然不是其强项。
不过,依靠国家级电台的身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是成为了奥运会的特权转播商。据悉,北京奥运期间,中央电台投入了10套广播节目和中国广播网,累计直播报道奥运赛事280余场,播出总量约2992小时。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付费电视频道《家庭健康》也首次参与奥运报道,这意味着其开始正式争夺视频资源。
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今后虽然央视国际依然将承担起重大事件报道的网络转播权,但是为了扶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广电总局在节目资源和转播资源的分配上可能会给这两家电台一定份额。
战略合作模式
据记者了解,在今年9月初的相关会议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关人士指出,在发展新媒体业务方面,一是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自身特点,另辟蹊径,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二是要抓牢台网互动,并充分整合自身的人才资源、节目资源和信息资源,并对其在互联网上善加利用;三是要认真研究传播规律,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品牌。
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下来重点要扶持的就是中国广播网和银河网络电台,此外还希望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在移动多媒体广播和手机电视领域取得突破。
其实,早在2008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强调要支持新成立的新媒体运营公司——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培育经营数字付费广播、手机广播等新媒体项目,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实施公司化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