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搜索铺开了一张包罗万象的大网,这种全新的使用体验,就像DOS系统到Windows的革命一样。
本刊记者 马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物搜索的江湖越来越热闹了。
人物搜索与一般的搜索引擎服务不同,内容只限于和人有关的信息。几乎只要是在互联网上出过名的人,就有可能搜到他或她的人际关系圈、所在的组织机构、头衔、作品信息等等。而除了具体的人名,还可以通过关键词来匹配相关的人物,比如在搜索“最牛”的人时,就会出现具备相关特征的人物结果,如最牛的钉子户某某、最牛的散户某某、最牛的校长某某某等。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目前微软占整个互联网搜索市场的份额还不到10%,从搜索业务得到网络广告销售份额仅为5%,但这并不妨碍微软在谷歌顾及不到的人物搜索上大有作为。
8月中旬,微软发布了“追赶谷歌”战略。微软负责搜索与广告的高级副总裁Nadella表示,新增投资和新的深度搜索技术将帮助微软从搜索市场巨头谷歌(www.g.cn)手中获取份额。
虽然Nadella并未表明具体的产品和策略,人立方的推出意味着微软在中国搜索市场已经有所行动了,第一个版本的推广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和用户口口相传,这种后发先至的压力让谷歌、百度无法再熟视无睹。
大玩具
微软人立方关系搜索目前最大的亮点在于趣味性。
从超过十亿的中文网页中自动的抽取出人名、地名、机构名以及中文短语,并且通过算法自动计算出它们之间存在关系的可能性,同时索引了支持它们之间关系的网页文字。无论是曾经在网上曝光过的亲朋好友,或者人们饭后谈资里出现过的花边绯闻,都可以通过连线产生交集表现出来。经过加工处理的结果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打破了人们常规的从海量重复的搜索结果中捡取有效信息的麻烦。
奥运期间,微软人立方搜索推出中国运动员的“全家福”,这个独具特色的人物关系图像是散落在银河中的星座。每个人以一个圆圈代表,以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颜色体现出来,颜色越不同,人物关系关联性越弱。以搜索对象为圆心,从每个圆圈向四周散射出若干连线,发射出的辐射线条多少和半径体现人物的热度和受关注的程度。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聂再清博士把人立方的开发看成一种偶然,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商业应用的因素。“微软的Libra学术搜索(libra.msra.cn)做得很成功,后来,为了让这种应用更加大众化,我们在2006年5月份开始做人物搜索。人立方这个名字也是我们一位同事在午饭闲聊时想到的,后来越发觉得贴切。”聂博士对记者说。三人成众,立方代表幂的加乘,而这既体现了六度分隔的无限关系,也预示了未来搜索引擎将吸收网友的力量。
微软这个独具卖点的人物关系图采用的是Adobe(www.adobe.com.cn)的Flash而不是微软自身的Silverlight。聂博士不以为意,“从做研究的角度来考虑,Flash符合当时做程序的人的使用习惯,而且Silverlight当时还只是个Beta版本,没有正式发布。未来实现上,人立方搜索关系图会改回Silverl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