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APEC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峰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赢在中国》评委马云现场点评了李连杰“壹基金”的商业计划书,获得了全场观众的认可。峰会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名企业家、经济学家以及投资家还探讨了中小企业如何渡过难关等问题。
为“壹基金”上下求人
“在40岁以前我是一个很傲的人,觉得自己只要做好武术运动员、电影演员就好,从不求人,从不参加颁奖典礼,也从不去夜总会。”昨日被马云问及为什么要去创办“壹基金”这样一个不求名利的慈善基金时,李连杰表示,转机发生在2004年印尼发生海啸那年,海水快淹没到李连杰的脖子,这彻底改变了李连杰心中只有小我、没有大我的情况。
他决定改变之前的状态,创业,并且决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于是决定创立自己心目中的慈善事业。“创办之前,我用了2年时间学习。”
李连杰称有了“壹基金”以后,他上求政府部门,下求街头小工。“我为这个基金筹备两年,创业了一年半。而在这一年半里的痛苦,可能是我四十年来活在自我世界里痛苦的总和。”李连杰毫不避讳地这样形容他的创业之苦。然而在马云的眼中,在所有关注“壹基金”的人的眼中,李连杰的态度却一直没有改变,相反还越来越坚定。“这是否与你是个习武之人有关呢?”有好奇者抛出了疑问。李连杰也很快做了肯定的回复:“创业就像学武术,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
希望“壹基金”持续发展
马云接下来问李连杰创办“壹基金”的愿景是什么。李连杰充满激情地回答:首先希望每个人每个月捐1块钱的方式持续下去,“我不需要全国13亿人都捐,现在国内已有5亿手机用户,这些买得起手机的中国人每人每月捐1块钱,一年就是60亿元,坚持三十年的话就是1800亿元!”
李连杰对“壹基金”的愿景不仅停留在筹得善款的数额上,还希望由此带动中国慈善事业的成熟。他说“壹基金”不光光是捐助中国人的基金,希望十年、二十年后,全球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中国的志愿者;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中国的慈善资金。但中国的慈善业才刚刚起步,他坦陈,目前国内的慈善比经济晚了20年到30年,比国际慈善业的公正、专业还有很大差距,他觉得最大的挑战就在于结构上。
全场举手赞成“壹基金”
询问对“壹基金”的愿景及实际困难后,马云问李连杰怎么做。李连杰回答为了让“壹基金”按照上市公司的财务标准严格要求,他将“壹基金”定位于一家全球慈善企业,请来贝恩公司做市场调研,请来奥美、德勤为“壹基金”策划、审计。
在引导现场观众听完李连杰关于创办“壹基金”的原因、愿景、困难和应对后,马云请现场赞成这份“商业计划书”并愿意为之投一块钱的观众举手,一时间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将手高高举起,李连杰一边向大家鞠躬,一边激动地说,他已多次见过这种场面,希望下一次还能看到。记者 敖祥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