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旧金山纪事报今日发表分析文章称,中国版Facebook、Twitter等Web 2.0网站正日益流行,但完全照搬国外模式根本行不通。
Web 2.0风起
两年前的夏天,土豆网CEO王微将几罐油漆交给员工,让他们尽情挥洒自己的创意,去装饰公司的办公室。员工们用各种大胆的颜色在白墙上喷上笑脸、心型以及“Java”及“Ajax”等高科技术语,将这间曾是服装厂的陈旧砖砌建筑改造成了一个前卫的办公室,使之与土豆网所谓“中国版YouTube”的风格相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二十至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工程师和创业者们正在努力追逐Web 2.0的脚步。
从社交网络到视频分享,符合本地网民口味的中国版Facebook、Twitter等Web 2.0网站正日益流行。在这个网民数量超过美国,且仍在快速增长的国家,门户网站不再一统天下。土豆网已经获得了8500万美元的投资,网站创始人、35岁的王微正和其他网络创业者一起迎接新一轮的机遇。
与美国相比,视频网站在中国网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YouTube CEO查德·赫利(Chad Hurley)曾反复强调,YouTube并非传统电视媒体的替代品。而在中国,视频网站却恰恰替代了电视,王微表示:“由于电视节目确实很无聊,用户将土豆网视为电视节目的直接替代品。”
量身定做
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人郭春龙,在滑雪受伤后的漫长恢复期,突发灵感触,在2006年6月推出了音乐分享网站友播(yobo.com),这位35岁的音乐爱好者认为,中国网民需要一个发现新音乐并同好友分享的网站。郭春龙表示:“在这里,用户不需要对音乐有深入的了解。网站上也没有太多的音乐流派,但都非常流行。”
友播借鉴了音乐与推荐网站Pandora、Oakland及音乐社交网站Last.fm的多种元素,用户可以收听音乐、推荐或者送歌给好友。
上海创业公司若邻网则完全照搬了LinkdIn的模式,为商务人士提供社交服务,试图开拓在中国商务交往中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网络。但这个网站很快就发现,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若邻网CEO陈浩源透露,LinkedIn要求用户为额外的功能付费,但中国网民则更喜欢免费的服务。
中国网民更为年轻,缺少LinkedIn赖以生存的平均年龄41岁、年收入11万美元的用户基础,而且中国网民对社交网络的兴趣并不浓厚。因此,若邻网针对用户的社交需求重新进行设计,提供了创建和共享活动、个人日历与生活、照片以及随笔等功能。
这些创业公司面临激烈的竞争。土豆网只是数百家视频网站中的一个,其他崭露头角的视频网站还包括优酷网、56.com以及酷6等。
光速创投的埃里克·奥布莱恩(Eric O'Brien)称:“中国的竞争如此激烈,与之相比,美国市场的竞争简直是小菜一碟。如果有哪个领域的公司引发关注,第二天就会突然冒出20个竞争者。”(肖恩)
相关新闻:
经济学人杂志:Facebook的中国克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