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互联网创始人钱天白先生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21年后的今天,中国互联网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网民数量第一,国家域名.CN注册量第一和宽带网民数第一。
点击第一网络大国
在我国互联网创始人钱天白先生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21年后的今天,中国互联网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网民数量第一,国家域名.CN注册量第一和宽带网民数第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了《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达2.53亿,跃居世界第一。回首中国互联网走过的昨天,身处互联网今天的我们切身体会到如今网络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不过当我们自恋跃居世界第一互联网国家时,也别忘了其实我们离真正的互联网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
昨天 拐点:三大门户、腾讯相继诞生
把时针拨回10年,从1997年到1998年间,互联网用户群的突然井喷和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以及腾讯公司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出现了质变的拐点。1998年7月,CNNIC报告显示,网民数量骤然增至117.5万,比一年前的统计多出了近一半。
【当时互联网】
即时通讯、论坛遍地
1998年,似乎一夜之间,网吧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冒出头来,里面永远人头攒动,网民们或网上聊天或论坛灌水,或笔耕不辍或游戏不止,乐此不疲、不舍昼夜。三大门户网站开始有了大量拥趸,QQ的横空出世,更是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当时网民】
网虫流行,写手涌现
一个新名词“网虫”开始流行,那时的网虫多数仍是男性。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网民大军。新一代网民不再满足于阅读网上现成的信息,他们渴望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网络帖子开始高歌猛进,一大批知名的网络写手集体出现。痞子蔡、安妮宝贝……成为第一批网络作家。
【当时国外】
网购已在美普及
1999年的美国人上网的几大应用包括电子邮件、信息搜索、浏览新闻、网上购买等,除了最后一项在中国尚未普及,前面几大应用,中国的网民也同样在用。即使是海外流行的ICQ即时通讯,也很快有了中文版本———OICQ开始风靡大江南北。
今天 热点:网络应用争奇斗艳
从2000年开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就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猛冲。2005年底,中国CN国家域名注册量突破百万大关,成为亚洲第一。2008年7月,中国网民和CN国家域名数量双双成为世界第一。
【此时互联网】
网店、视频、网游、博客
现在再说到互联网,网民自然而然浮现出的名词就是:下载、网游、博客、搜索引擎、视频、网店……
2002年,大话西游、传奇等大型网游异军突起,网民大呼着“居然还有这么爽的游戏”纷纷跳下水,于是成就了丁磊和陈天桥的第一大桶金,也带来了后面的网瘾少年等一系列问题。2004年,“什么是博客”成为各大搜索引擎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之一。徐静蕾、韩寒的博客一时雌雄双杰笑傲江湖,点击率现均已破亿。带宽和网速的升级,让土豆、优酷、Youtube等视频网站骤然兴起,隐隐带着取代电视的潜力。百度力拼谷歌,QQ遭遇MSN、淘宝对峙易趣、卓越厮杀当当,就连做惯了老大的浏览器IE,现在也碰上了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火狐。
根据CNNIC统计,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和网络购物。
【此时网民】
男女各半边,网商站中间
早期网络世界男性网民占据绝对优势,时至今日,网络已经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根据CNNIC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的男女比例分别是53.6%和46.4%。随着网民队伍的壮大,互联网也日趋大众化,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靠拢。现在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成为网民最大主体。
网民的身份也在经历着有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网虫、网民成了网商———网上开店、网上炒股、网上购物……网络已经从虚拟世界渐渐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合二为一。CNNIC报告统计表明,网络购物的用户半年增加了1688万,今年上半年,网民们通过网络购物花掉的钱超过了162亿元。同时,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也随之水涨船高,有超过两成的网民都在使用这些新的交易工具。
【此时国外】
美国电邮使用率达92%
CNNIC的李晓东博士分析,按照统计数据一般而言,电子邮件的使用和学历、电子商务的普及关系密切,网民学历越高,电子商务越发达,电子邮件的使用率越高。
目前,美国的电子邮件使用率达到92%,韩国达到80.8%,美国的搜索引擎使用率达到91%,而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在中国的使用率仅为62.6%和69.2%。
|